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則禮的《晚飯龜山》
全文:
半生藜糝只麽過,鐵作脊樑宜自強。
偶煩衲子分齋缽,慚愧龜山春筍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衲子
僧人。 宋 黃庭堅 《送密老住五峰》詩:“水邊林下逢衲子,南北東西古道場。” 明 湯顯祖 《南柯記·禪請》:“不去罷。我看衲子們談經説誦的,不在話下。”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衲子請觀萬年缸,缸在香積廚,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內,聽其滿溢,年久結苔厚尺許。”
齋缽
即缽。僧尼的食器。 宋 蘇軾 《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詩:“遣化何時取眾香,法筵齋鉢久淒涼。”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龜山
(1).山名。在 山東省 泗水縣 東北。《詩·魯頌·閟宮》“奄有 龜 蒙 ” 唐 孔穎達 疏:“ 魯 境又同有 龜山 、 蒙山 ,遂包有極東之地。” 唐 李白 《紀南陵題五松山》詩:“ 龜山 蔽 魯國 ,有斧且無柯。”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浙江 又北逕 山陰縣 西,西門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龜,故亦有 龜山 之稱也, 越 起 靈臺 於山上。”
(2).山名。在 浙江省 。
(3).山名。在 四川省 。 宋 王象之 《輿地紀勝·涪州》:“ 龜山 在 黔江 東岸之山,今州治據一小山,其形如龜。”
(4).山名。在 福建省 將樂縣 東北。《大明一統志·延平府》:“ 龜山 在 將樂縣 北三里,山形如龜, 宋 楊時 歸休於此,因號 龜山 。”
(5).山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漢陽城 東北, 長江 之濱,與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又稱 魯山 、 大別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盱眙縣 。相傳 禹 治 淮 ,獲水神 無支祁 ,鎮之 龜山 之下,即此。參閱《大平寰宇記·臨淮縣》。
(7).山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鄧尉山 北。
春筍
春季長成或挖出的各種竹筍
吳則禮名句,晚飯龜山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偶煩衲子分齋缽,慚愧龜山春筍長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