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見霜

作者:李時勉 朝代:明代

秋暮見霜原文

秋暮今朝始見霜,客懷嬰此轉淒涼。

布衣單袷增寒氣,茅屋陰凝背日光。

草砌蛩聲方寂寂,松林樹色更蒼蒼。

也知時序功成際,不為鄒生獨感傷。

詩詞問答

問:秋暮見霜的作者是誰?答:李時勉
問:秋暮見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暮見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秋暮

(1).秋日的傍晚。《大戴禮記·保傅》:“ 三代 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別也。” 唐 戴叔倫 《贈康老人洽》詩:“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臨風攀古樹。”

(2).深秋。 謝覺哉 《不惑集·游秦堤靈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過,僅覺陰涼而已。”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客懷

身處異鄉的情懷。 宋 張詠 《雨夜》詩:“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宋 戴復古 《度淮》詩:“一雨足秋意,孤吟寫客懷。” 元 蕭允之 《蝶戀花》詞:“已是客懷如絮亂,畫樓人更回頭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年年書自達,轉覺客懷孤。”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單袷

(1).單衣和袷衣。 漢 班固 《 * 通·崩薨》:“士無大棺,二重衣衾三十稱,單袷備為一稱。”

(2).輕便的袷衣。 明 朱讓栩 《春日》詩:“明窗長晝獨從容,單袷閒來坐煖風。” 鄭澤 《晚眺次鈍根韻》:“端居惜幽勝,單袷事追尋。”

寒氣

(1) 低溫狀況;寒性

寒氣太重

(2) 寒冷的氣;冷的氣流

寒氣透心涼

茅屋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日光

(1) 太陽光,既無散射又無反射的太陽定向射線

(2) 白天的光亮,與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陽光加天空的光,與月光和人造光相反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蛩聲

蟋蟀的鳴聲。 唐 白居易 《禁中聞蛩》詩:“西窗獨闇坐,滿耳新蛩聲。” 宋 王安石 《五更》詩:“只聽蛩聲已無夢,五更桐葉強知秋。”《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時正是將近仲秋天氣,金風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曉月殘星,滿耳蛩聲雁陣。”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蛞蛞》:“以雕作葫蘆,銀鑲牙嵌,貯而懷之,食以嫩黃豆芽,鮮紅蘿蔔,偶於稠人廣座之中,清韻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聲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寂寂

形容寂靜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寂寂荒山

樹色

樹木的景色。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 唐 盧綸 《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詩:“孤村樹色昏殘雨,遠寺鐘聲帶夕陽。” 明 陳所聞 《念奴嬌序·雲住閣題》套曲:“千巖萬井,見樹色江光,須臾龍變雲蒸,出岫無心。”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時序

季節變化的次序;先後的順序

草木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枯榮

時序剛剛過了秋分,就覺得突然增加了一些涼意。——《秋色賦》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鄒生

指 鄒衍 。 唐 袁郊 《霜》詩:“古今何事不思量,盡信 鄒生 感彼蒼。” 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二:“ 鄒生 漫詫談天口,吹律先回黍穀春。”參見“ 鄒律 ”。

感傷

因有所感觸而悲傷。尤指過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

帶有幾分感傷的心情

他的作品感傷情調太重

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晉· 張載《七哀》

詩詞推薦

秋暮見霜原文_秋暮見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