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

吳芾寄劉與權與幾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寄劉與權與幾》

全文: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華定交契,十年太學論詩書。
斷金金義薄雲漢,潤視往往輕俗徒。
一時儕輩稍推許,二劉之外稱三吳。
風雲際會有早晚,一吳近已聯朝裾。
四子徒懷經濟術,蹭蹬今猶臥海隅。
蒼生顒顒未蘇息,天意其肯終舍諸。
丈夫遇則行所學,未遇不應為腐儒。
共約天台最深處,考定古今相與俱。
所冀激昂平日誌,力取功名攄壯圖。
誰知人事竟好乖,合併欲進還趦趄。
空堂獨坐吊形影,仰天還覺興長吁。
卻憶長安日,相親如友於。
一朝不會面,猶且嫌跡疏。
何況久睽隔,動見歲月除。
竟負雞黍約,中心當何如。
窗間琴數弄,花下酒一壺。
自歌還自酌,此意君知無。
聞君南塘富山水,清虛曠絕如西湖。
好藏頭角俟雷雨,他年同躍天之衢。

吳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吳芾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書法作品欣賞
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襟韻

胸懷氣度。 唐 杜牧 《自宣城赴官上京》詩:“千里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一生休?” 宋 真德秀 《跋豫章黃量詩卷》:“予眎其人襟韻豁然,若無所滯礙者,故樂為言之。” 明 宋濂 《<詹學士文集>序》:“蓋 同文 襟韻瀟灑,濟以雄博之學,故體物瀏湸,鏗鏗作金石聲。” 清 方薰 《山靜居詩話》四:“祗恨無 少陵 俊筆,使吾 谷林 襟韻,照耀行墨間耳!”

異稟

非凡的天資。 漢 陳琳 《答東阿王箋》:“此乃天然異稟,非鑽仰者所庶幾也。”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臣材非異稟,家本至寒。”《明史·方伎傳·袁珙》:“ 珙 生有異稟,好學能詩。” 郭希仁 《從戎紀略》附《錢君定三傳》:“生有異稟,目光射人,體清癯。”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臭味

臭惡之氣味。《周禮·天官·內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漢 鄭玄 註:“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別其不可食者,則所謂者皆臭味也。” 清 趙翼 《裙帶魚臭如醃鯗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之》:“臭味輼輬不可親,嗜痂偏作席間珍。”

(1).氣味。 漢 仲長統 《昌言下》:“性類純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蘇軾 《題楊次公蕙》詩:“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 唐 元稹 《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吾兄諳性靈, 崔子 同臭味。投此掛冠詞,一生還自恣。” 清 方苞 《贈潘幼石序》:“豈臭味之同,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類。《左傳·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誰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預 註:“言同類。” 唐 李百藥 《房彥謙碑》:“且復留連宴賞,提攜臭味,登山臨水,必動詠言。” 宋 蘇軾 《下財啟》:“夙緣契好,獲媾婚姻,顧門閥之雖微,恃臭味之不遠。”

不殊

(1).沒有區別;一樣。 漢 揚雄 《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詩:“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自*殺未死。《漢書·淮南王傳》:“太子自刑,不殊。” 顏師古 註:“殊,絶也,雖自刑殺,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楊貞婦》:“ 靜安 守節不嫁,權貴爭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劉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燈默坐,驅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轉於牀榻間,七日乃死。”

(3).未絕。《新唐書·吳兢傳》:“皇運不殊如帶。”

吳芾名句,寄劉與權與幾名句

詩詞推薦

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