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機的《木蘭花慢(次岳總乾韻)》
全文:
問功名何處,算只合、付悠悠。
怕僮僕揶揄,長年為客,楚尾吳頭。
春來故園漸好,似不應、不醉把春休。
剩買蔞蒿荻筍,河豚已上漁舟。
人間太半足閒愁。
蓑笠夢汀洲。
向桃杏花邊,招邀同社,秉燭來游。
連台聽渠拗倒,更麴生、元不厭誅求。
世事翻雲覆雨,滿懷何止離憂。
參考注釋
連台
一台接一台。 李克非 《京華感舊錄·余叔岩學藝譚鑫培》:“最近,北京京劇院一團 譚元壽 、 馬長禮 為 香港 的京劇戲迷們帶去了連台好戲。”《文匯報》1989.4.30:“專業團體推出新作,民眾文藝豐富多采,五月 上海 好戲連台。”
麴生
亦作“麯生”。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載:道士 葉法善 ,居 玄真觀 ,有朝客數十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稱 麴秀才 ,抗聲談論,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旋轉。 法善 以為是妖魅,俟其復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於階下,化為瓶榼,醲醖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麴生風味,不可忘也。’”後因以“麴生”作酒的別稱。 宋 陸游 《烹茶》詩:“麴生可論交,正自畏中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八大王》:“故麯生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
不厭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捨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註:“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誅求
誅殺敲詐
不許誅求無辜
黃機名句,木蘭花慢(次岳總乾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