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佚名的《【仙呂】點絳唇 集赤壁賦》
全文:
萬里長江,半空煙浪,驚濤響。
東去茫茫,遠水天一樣。
壬戌秋七月既望,泛舟屬客樂何方?過黃泥之坂,游赤壁之傍。
銀漢無聲秋氣爽,水波不動晚風涼。
誦明月之句,歌窈窕之章。
少焉間月出東山。
上,紫微貫斗,白露橫江。
四顧山光接水光,天一方,山川相繆郁蒼蒼,浪淘盡風流千古人。
凋喪。
天連線崔嵬,一帶山雄壯。
西望見夏口,東望見武昌。
我則見沿江殺氣三。
千丈,此非是曹孟德困周郎?。
隱隱雲間見漢陽,荊襄,幾戰場,下江陵順流金鼓響。
旌旗一片。
遮,舳艫千里長,則落的漁樵每做話講。
見橫槊賦詩是皇家棟樑,見臨江釃酒是將軍虎狼,見修文偃武是。
朝廷紀綱。
如今安在哉,做一世英雄將,空留下水國魚邦。
我則見水茫茫,樹蒼蒼,大火西流,烏鵲南翔。
浩浩乎不知所往,。
飄飄乎似覺飛揚。
渺蒼海之一粟,哀吾生之幾場。
舉匏樽痛飲偏惆悵,挾飛仙羽化。
偏舒暢,溯流光長嘆偏悒怏。
當年不為小喬羞,只今惟有長江浪。
謾把洞簫吹,再把詞章唱。
蘇子正襟坐掀髯鼓掌,洗盞重新更舉觴。
眼縱橫醉倚篷窗,怕疏狂錯亂了宮商。
餚核盤空夜未央,酒入在醉鄉。
枕藉乎舟。
上,不覺的朗然紅日出東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七月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嘆。”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既望
周 歷以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為既望。後稱農曆十五日為望,十六日為既望。《書·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 周 ,則至 豐 。” 孔穎達 疏:“ 周公 攝政七年二月十六日,其日為庚寅,既日月相望矣。於已望後六日乙未,為二月二十一日。”《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解講疏》:“暨七月既望,乃敬捨寶軀,爰及輿冕,自纓已降,凡九十九物。” 唐 劉禹錫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王國維 《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既望,謂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
泛舟
船行水上;坐船遊玩
泛舟洞庭湖
屬客
為客斟酒,勸客(進酒)。 宋 蘇軾 《前赤壁賦》:“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佚名名句,【仙呂】點絳唇 集赤壁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