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棣的《棲軒偶成呈同僚》
全文:
我本山中人,勉強束冠帶。
欠伸輒有拘,似被天工械。
誰令作此來,政為窮所賣。
規彼五斗粟,折腰何足怪。
敢希拄頰傲,寧免望塵拜。
平生浩然氣,摧落甘伍噲。
茲軒粗可人,虛名供眼界。
得從黃奶游,佳處時一解。
多生作蠹魚,復此償書債。
雖抗塵土容,耿耿水壺在。
同僚多俊游,台閣鵷鴻輩。
胸中有雲夢。
略不見芥蔕。
吏師有龔黃,民賊絕蜂蠆。
而我躡後塵,嘉穀雜稊稗。
詩壇欲尋盟,恐墮拋磚戒。
翻思石鼎句,自取侯郎敗。
終期探理窟,一洗荊榛隘。
得肉姑置之,大嚼聊發快。
參考注釋
終期
末期的;晚期的
終期癌
理窟
(1).義理的淵藪。謂富於才學。《晉書·張憑傳》:“帝召與語,嘆曰:‘ 張憑 勃窣為理窟。’” 唐 陸龜蒙 《麈尾賦》:“理窟未窮,詞源漸吐。”
(2).指義理的奧秘。 元 侯克中 《挽姚左轄雪齋》詩:“深探理窟得心傳,洞徹先天與後天。” 清 黃宗羲 《徵君沉耕岩墓志銘》:“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陳棣名句,棲軒偶成呈同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