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無題》
全文:
主聖如天忍棄遺,臣愚何地著孤危。
白虹貫日殆虛語,中野履霜無怨辭。
寶玦已隨屍血浸,鐵鞭未必鬼臂知。
莫年一寸丹心在,卻怪湘纍有許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白虹貫日
(1).白色長虹穿日而過。一種罕見的日暈天象。古人認為人間有非常之事發生,就會出現這種天象變化。《戰國策·魏策四》:“夫 專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襲月; 聶政 之刺 韓傀 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 荊軻 慕 燕丹 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 唐 沉彬 《結客少年場行》:“重義輕生一劍知,白虹貫日報讎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 宣和 歲壬寅,北伐事興。夏五月,出師,是日白虹貫日, 童貫 行而牙旗折……識者鹹知其不祥。” 郭沫若 《紅花岡》詩:“星火燎原天歷改,白虹貫日慶雲翔。”
(2).比喻眼睛多白。《南齊書·褚淵傳》:“輕薄子頗以名節譏之,以 淵 眼多白精,謂之‘白虹貫日’,言為 宋氏 亡徵也。”
虛語
(1).假話;空話。《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漢 鄒陽 《獄中上樑王書》:“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 明 劉基 《發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人言天下名山水,多為浮屠所占,豈虛語哉?”
(2).不用典故的語句。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
中野
(1).原野之中。《易·繫辭下》:“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史記·淮陰侯列傳》:“今 楚 漢 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 三國 魏 曹植 《送應氏》詩之一:“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清 顧炎武 《先妣忌日》詩:“秋雨秀連中野蔚,夕陽光起北園葵。”
(2).古邑名。《逸周書·殷祝》:“ 湯 將放 桀 於 中野 。” 朱右曾 校釋:“ 中野 ,邑名。”
履霜
(1).踩踏霜地。《詩·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晉 潘岳 《寡婦賦》:“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踐冰。”
(2).謂踏霜而知寒冬將至。用以喻事態發展已有產生嚴重後果的預兆。《新唐書·高宗紀》:“ 高宗 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 鄭藻如 《<盛世危言>序》:“嘗讀史,盱衡千古,窮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嘗無人焉。”參見“ 履霜堅冰 ”。
(3).謂霜降時節懷念親人。語出《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鄭玄 註:“為感時念親也。” 宋 蘇軾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勝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宋中道見寄》:“我懷炳炳何日忘,半夜攬琴彈《履霜》。”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 范文正公 喜彈琴,然平日止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 范履霜 。”參見“ 履霜操 ”。
劉克莊名句,無題名句
名句推薦
論世應憐別懷抱,摩挲孤躅百靈盟
陳三立《題松月居士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