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漪齋原文
肩輿山後至山前,憩坐書齋碧沼邊。
何以弗冰詎殊地,於斯恆水為鄰泉。
恰宜嫩日為輕照,縱不微風亦細漣。
便擬開舟尋別勝,素牆補空已成篇。
詩詞問答
問:涵漪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涵漪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涵漪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七
2. 去聲
參考注釋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書齋
書房
編輯的書齋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嫩日
(1).不強烈的陽光。 宋 陸游 《出遊》詩:“未須著句悲搖落,嫩日和風不似秋。”
(2).指初出的太陽。《剪燈餘話·鞦韆會記》:“嫩日舒晴,韶光艷,碧天新霽。”
微風
(1).輕微的風。《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雲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裡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一本作“ 遺 ”。
補空
(1).填補空白之處。 宋 歐陽修 《夏日學書說》:“ 嘉祐 七年正月九日補空。”
(2).填補空缺。閩劇《煉印》第二場:“這按院的任空著,我跟你一起去補空,為 文溪明 、 楊振達 辨冤,也替眾百姓做點事情。”
成篇
(1).寫成整篇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新唐書·文藝傳上·王勃》:“ 勃 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 勃 為腹稿。”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予襁褓識字,總角成篇。”
(2).全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揚雄 之誄 元後 ,文實煩穢, 沙麓 撮其要,而 摯 疑成篇。”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壽藤老木不自全,門外豈容存略彴
- 緬懷紫陽翁,昔使東浙湄樂雷發《送絅齋李監丞赴湖南提舉》
- 後沔通河渭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 飛書騰白羽,曳彩汎紅蓮周麟之《致政大夫胡公輓詩五首》
- 峴山不是遠相違姚燧《小重山 女歸寧還襄陽》
- 升中盛禮,增高益厚,登封檢玉,時邁合周詩
- 瘦玉敲風翠乾長,織成漪浪瑩滄浪喻良能《謝張使君惠簟》
-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釋原妙《觀音大士贊》
- 尊酒相逢今也幸,詩書論政舊焉依袁說友《同張元善集癸未同年》
- 北辰終夕仰,西雨幾時晴尹棐《題汪水雲詩卷》
![涵漪齋原文_涵漪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