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立方的《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全文: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餘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記問諸儒竦,聲華六合傳。
虎闈書考異,蟾窟姓名先。
文卷驚嚴助,經師拜鄭虔。
刊仇飽黃卷,遷擢冠青錢。
稠疊膺神恉,澄清出使旜。
陪都佐留鑰,東道握兵權。
慘澹胡塵暗,低回漢節堅。
肅陳鵝鸛列,坐困犬羊膻。
潛拔淮陰幟,爭加祖逖鞭。
力遮江國路,坐沮逆陲煙。
氣概青雲上,忠誠紫蓋邊。
龍飛逢履位,蛇輔喜差肩。
遭際風雲會,寅緣雨露偏。
紫荷躋法從,碧落耀卿聯。
揆事符中扆,論文動細氈。
北扉領浴殿,夜直履花磚。
將略驚頗牧,紛言粲許燕。
覆袍分蜀錦,歸燭爛金蓮。
左轄精搜選,中原付斡旋。
鳳池邦本正,虎帳國威全。
七校兵屯壯,三吳節制專。
金甌升揆席,玉鉉煥台躔。
治欲追三五,時方會半千。
虱臣驚內變,象闕倏妖纏。
智洗虞淵日,忠扶杞國天。
朝廷終不改,宗杜復安然。
宰路連三入,官榮笑九遷。
和戎頻魏絳,遣使屢張騫。
功紀旗常外,忠居令甲前。
兩儀歸燮理,萬化入陶甄。
少戇卑周勃,傷苛小薛宣。
暫迷商野夢,來泛霅溪船。
偃息聊三輔,蕃宣表十連。
敬亭青巀巀,涇水碧漣漣。
袞繡看於邁,鋒車佇式遄。
黃麻重拜相,又見中興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兩儀
(1).指天地。《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孔穎達 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金、木、水、火)相對,故曰兩儀,謂兩體容儀也。”《晉書·摯虞傳》:“考步兩儀,則天地無所隱其情;準正三辰,則懸象無所容其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乾坤:清者為乾,濁者為坤,人在中間相混。”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舊唐書·儒學傳下·盧粲》:“又 安樂公主 承兩儀之澤,履福祿之基,指 南山 以錫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陰陽、男女。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贊成女學,以為淆亂兩儀,非天曹所喜。”
燮理
(1).協和治理。《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 孔 傳:“和理陰陽。” 明 唐順之 《觀道士祈雨》詩之二:“巫舞商陽古有之,神靈風雨灌壇時。陰陽燮理輸誰力?秪遣兒童頌法師。”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場:“都是相爺燮理陰陽之功。”
(2).指宰相的政務。 唐 孟浩然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詩》:“不覩豐年瑞,焉知燮理才。”
萬化
(1).萬事萬物;大自然。《申鑒·政體》:“恕者仁之術也,正者義之要也,至哉,此謂道根,萬化存焉爾。”《漢書·京房傳》:“ 房 對曰:‘古帝王以功舉賢,則萬化成,瑞應著。’” 顏師古 註:“萬化,萬機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萬物之類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靈而理萬化。”
(2).各種變化。《莊子·大宗師》:“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唐 白居易 《嘆老》詩之一:“萬化成於漸,漸衰看不覺。”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語雖合璧,意若貫珠,非書窮五車,筆含萬化,未足雲也。”
陶甄
(1).比喻陶冶、教化。《文選·張華<女史箴>》:“茫茫造化,二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註:“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謂之甄。”《晉書·樂志上》:“弘濟區夏,陶甄萬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鑪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祿微堅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蘇軾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詩:“白首歸來種萬松,待看千尺舞霜風。年拋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齊己 《送司空學士赴京》詩:“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將才術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楊石齋》詩:“累朝瞻翊戴,四海憶陶甄。”
(4).指權位或掌握權位的人。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徐詩》:“君抱王佐圖,縱步凌陶甄。” 宋 王禹偁 《獻僕射相公》詩之二:“五年黃閣掌陶甄,憂國翻成兩鬢斑。”
(5).燒制陶器。《明史·職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歲供,有暫供,有停減,籍其數,會其人,毋輕毀以費民。”
葛立方名句,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