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複方萬里》
全文:
丙申上巳七日後,一主二賓夫豈偶。
遣車卻騎錢塘門,主人滿船富餚酒。
別喚輕船載僕從,大船品字著三友。
旁觀指點知為誰,對峙玉人間白叟。
豈無識老訝此老,不愧妙年兩賢守。
孟侯呂侯將相家,早綰金章紆紫綬。
方乾雲孫聳吟肩,左右鼎鼐中瓦缶。
雖然蘭臭尚同心,劇談鋒起各虛受。
是日杭人詫佛事,焚寄冥財聽僧誘。
公子王孫傾城出,姆攜艷女夫挈婦。
放生亭遠鶩長堤,保叔塔高陟危阜。
居然紅裙濕芳草,亦有瑜珥落宿莽。
暖熱已極天色變,大風滔天怒濤吼。
篙師繚繞孤山背,倘佯里湖保無咎。
百舠千舫第二橋,四聖觀前依古柳。
春色濃時良佳哉,遊人聚處可舍否。
一杯一杯入醉鄉,詼嘲謔笑無不有。
泉幣重費忘多少,歌妓頻呼雜妍醜。
似狂非狂痴非痴,何啻萬眾愁回首。
我時頹然乎其間,看朱成碧辰至酉。
健啖晚菘兼早韭,快賞調冰仍雪藕。
歸途恍然了不記,曉窗半醒臥噎嘔。
一日之樂三日病,寧負衰軀護饞口。
願從孟侯觴呂侯,更著百千沽十斗。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唐 王維 《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朱子語類》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將去溫來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詩:“ 魯國 一杯水,難容橫海鱗。”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詩:“老去一杯足,誰憐屢舞長。” 宋 楊萬里 《立春日有懷》詩之一:“白玉青絲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詩!”《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位奶奶那裡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
醉鄉
飲酒沉醉之後,似乎進入了另一番鄉境,飄飄然別有滋味
詼嘲
亦作“ 詼謿 ”。詼諧嘲弄。《資治通鑑·唐玄宗先天元年》:“ 琚 曰:‘能飛煉、詼嘲。’” 胡三省 註:“《舊書》載 琚 之言曰:‘飛丹煉砂,詼諧嘲詠,可與優人比肩。’” 清 唐孫華 《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清言雜詼嘲,勝引異徵逐。” 王闓運 《巫山神女廟碑》:“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識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詩人託諭之心,苟見奇異,肆為詼謿。” 林之夏 《高軒過》詩:“ 王霸 妻兒甘隱遯, 東坡 兄弟足詼嘲。”
謔笑
(1).用詼諧的話開玩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國輔》:“初至 竟陵 ,與處士 陸鴻漸 游三歲,交情至厚,謔笑永日。”《紅樓夢》第二二回:“﹝ 鳳姐 ﹞且知 賈母 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
(2).戲弄嘲笑。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二:“‘好讓你們說話呀!’她含蓄的笑著說,仿佛這句話很報復了他們的謔笑一樣。”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方回名句,記三月十日西湖之游呂留卿主人孟君複方萬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