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齋作歌原文
煙雨樓傍搆溪齋,面面波光罨紗牖。
而我名之曰對山,對山之義人知否。
齋前堆石頗玲瓏,如堂如霍如岡阜。
雖非取於太湖遙,塞巒為我藏斯久。
取之無盡用不竭,明月清風與共友。
粗皮詭質戴蒼苔,樹根受氣仍盤糾。
待其抽枝並發葉,何異四鄰舊林藪。
彼以大稱此小勝,真何必是假寧否。
坐向屹□一囅然,聊學參軍為享帚。
詩詞問答
問:對山齋作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對山齋作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二
參考注釋
煙雨樓
亦作“ 煙雨臺 ”。亦作“煙雨臺”。名勝地。有多處,以在 浙江省 嘉興市 鴛鴦湖 上的最有名。為 吳越 錢元璙 所建,以景色迷濛如在煙雨中得名。原在湖濱, 明 嘉靖 年間移建於湖中,歷代均有修葺。 清 吳偉業 《鴛湖曲》:“我來倚棹向湖邊, 煙雨臺 空倍惘然。” 吳翌鳳 箋註:“《一統志》: 煙雨樓 在 嘉興府 鴛鴦湖 上。”
面面
每一方面;每個地方。 宋 范成大 《詠吳中二燈·琉璃球》:“迭暈重重見,分光面面呈。”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後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盪湖波,波光艷綺羅。”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
義人
(1).言行符合正義或道德標準的人。《墨子·非命上》:“義人在上,天下必治。”《史記·伯夷列傳》:“﹝ 武王 ﹞東伐 紂 , 伯夷 、 叔齊 叩馬而諫……左右欲兵之。 太公 曰:‘此義人也。’”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篤始終於寒暑,雖危亡而不猜者,義人也。”
(2). 秦 漢 時加給西南一種少數民族的稱謂。《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板楯蠻夷》:“ 板楯 七姓,射殺 * 立功,先世復為義人。”按 秦昭王 時有 * 為害,後為 板楯 人射殺,遂一戶免其一頃田之稅,雖有十妻,不輸口算之錢。參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玲瓏
(1) 精巧細微
小巧玲瓏
(2) 靈活敏捷
嬌小玲瓏
(3)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岡阜
山丘。《南齊書·氐傳》:“ 仇池 四方壁立……上有岡阜泉源。” 清 顧炎武 《孝陵圖》詩:“十里無立椔,岡阜但回互。”
太湖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省南部,正常水位時2250平方公里。周圍河流水網密布,為著名遊覽區
為我
戰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說。《孟子·盡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無盡
無窮盡的
無盡的水源
明月清風
猶清風明月。比喻超塵脫俗的悠閒生活。 明 沉采 《千金記·遇仙》:“戀功名水上鷗,俏芒鞋塵內走,怎如明月清風隨地有,到頭來消受。”
與共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分開
榮辱與共
詭質
不同品類。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至於繁化殊育,詭質怪章,則有江鵝、海鴨、魚鮫、水虎之類。” 嚴復 《原強》:“凡殊品詭質之草木禽魚,裦集甚富。”
蒼苔
青色苔蘚。 晉 潘岳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壁衣蒼苔,瓦被駁鮮,處悴而榮,在幽彌顯。”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清 孫枝蔚 《醉題田家翁壁上》詩:“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風雨生蒼苔。”
樹根
樹的根部
受氣
被人欺侮
兩頭受氣
盤糾
捲曲纏繞。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今明堂始微於西南傾,工人以木於中廌之, 武后 不欲人見,因加為九龍盤糾之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八》:“崖石嵌磊,巨木盤糾,清泉漱其下,古籐絡其上,境甚清幽。”
並發
指由己患的疾病引起
併發症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四鄰
周圍的鄰居;左鄰右舍
街坊四鄰
林藪
(1).山林與澤藪。《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天財之所出,以時禁發焉。” 晉 左思 《魏都賦》:“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唐 李白 《大獵賦》:“窮遐荒,盪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嶠》:“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隱居的地方。 漢 蔡邕 《薦皇甫規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辭徵召之寵。” 晉 葛洪 《抱朴子·釋滯》:“ 周黨麟 跱於林藪,而無損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錢起 《送褚人落第東歸》詩:“ 漢 家側席明揚久,豈意遺賢在林藪。” 清 金農 《蒲州劉高士隱居不仕時時斷炊作詩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長貧何用計華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處所。 漢 班固 《典引》:“是時聖上……屢訪群儒,諭咨故老,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餚覈仁誼之林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裴僕射 ,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歷代名畫記·論鑑識收藏購求閱玩》“購求至寶,歸之如雲,故內府圖書謂之大備”註:“國初左僕射 蕭瑀 及 許善心 、 楊素 、 褚安福 家並進圖畫,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假寧
休假回家省親。《舊唐書·職官志二》:“內外官吏,則有假寧之節,行李之命。” 宋 王禹偁 《野興亭記》:“至若假寧著令,休沐得告,絳騶騑騑,言適於野。”
囅然
笑貌。《文選·左思<吳都賦>》:“ 東吳 王孫囅然而咍。” 劉逵 註:“囅,大笑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賢僕夫》:“ 敬 囅然曰:‘我使頭及第後還擬作 西川 留後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念大仇已報,則囅然喜。” 茅盾 《神的滅亡》:“老大王 奧定 ……坐在天宮裡聽得了 陸克 這呼痛聲,就忍不住會囅然微笑。”
參軍
中國古代諸王及將帥的幕僚,官名
言未畢,參軍馬謖曰:“某願往。”——《三國演義》
享帚
見“ 享帚自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