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皇后的《宮詞》
全文:
柳枝挾雨握新綠,桃蕊含風破小紅。
天上春光偏得早,嵯峨宮殿五雲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柳枝
(1).柳樹的枝條。 唐 岑參 《送懷州吳別駕》詩:“ 灞上 柳枝黃,壚頭酒正香。” 元 貫雲石 《殿前歡》曲:“夜啼烏,柳枝和月翠扶疎。”《紅樓夢》第二六回:“不期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栖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親》:“白的衣服、紅的淨水瓶、綠的柳枝,我都記得很清楚。”
(2).古樂府曲調名。又稱《楊柳枝》。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亡國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將幸 江都 ,開 汴河 ,種柳……有是曲也。” 宋 張先 《武陵春》詞:“看著嬌妝聽《柳枝》,人意覺春歸。”
(3).詞調名。又稱《楊柳枝》。蓋由樂府橫吹曲《折揚柳》演變而來。有三體:(1)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韻。形似七言絕句,聲律較靈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五首即用此調。(2)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為句。平韻。 前蜀 張泌 《柳枝》詞即三、七、三字為句,共三十二實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聲(亦稱“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虛字,合為四十四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一。
(4).詞曲歌唱時的和聲,無義。 宋 朱敦儒 《柳枝》詞:“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 長安 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5).侍姬名。 唐 韓愈 侍姬之名。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韓愈 ﹞老有二妓,號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楊柳枝》,因以為兩人的暱稱。 唐 白居易 《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 唐 白居易 《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詩:“往年江外拋 桃葉 ,去歲樓中別 柳枝 。”自註:“ 樊 蠻 也。”
新綠
(1).初春草木顯現的嫩綠色。 唐 白居易 《長安早春旅懷》詩:“風吹新緑草牙拆,雨灑輕黃柳條濕。” 宋 陳與義 《縱步至董氏園亭》詩之二:“槐樹層層新緑生,客懷依舊不能平。” 宋 史達祖 《綺羅香·詠春雨》詞:“臨斷岸,新緑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巴金 《<春天裡的秋天>序》:“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
(2).指開春後新漲的綠水。 宋 周邦彥 《滿庭芳》詞:“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緑濺濺。”
(3).指新釀的色呈碧綠的酒。 宋 周紫芝 《禽言·提壺盧》詩:“田中禾穗處處黃,瓮頭新緑家家有。”
桃蕊
桃花花苞。 唐 溫庭筠 《春暮宴罷寄宋壽先輩》詩:“窗間桃蕊宿妝在,雨後牡丹春睡濃。” 元 周文質 《折桂令·過多景樓》曲:“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含風
帶著風;被風吹拂著。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蕭瑟含風蟬,寥唳度雲雁。” 南朝 梁 虞羲 《見江邊竹詩》:“含風自颯颯,負雪亦猗猗。” 宋 王安石 《次韻徐仲元詠梅》之一:“額黃映日明 飛燕 ,肌粉含風冷 太真 。” 宋 蘇軾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詩:“含風偃蹇得真態,刻畫始信天有工。”
小紅
即小功。五服之第四等。《史記·孝文本紀》:“已下,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參見“ 小功 ”。
(1).淡紅。 唐 杜甫 《江雨有懷鄭典設》詩:“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宋 蘇軾 《定風波·詠紅梅》詞:“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宋 楊萬里 《過蕉坑》詩:“楓葉乾餘尚小紅,苕花飛盡不留茸。”
(2).人名。原為 宋 范成大 侍婢,能歌。 姜夔 詣 成大 。以《暗香》、《疏影》二詞,命 小紅 肄習,音節清婉。 成大 因以 小紅 贈 夔 。 姜夔 《過垂虹》詩:“自作新詞韻最嬌, 小紅 低唱我吹簫。”即詠此事。參閱 元 陸友 《硯北雜誌》卷下。
楊皇后名句,宮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