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得報章來闕下,鳳林北去不通流

鄭獬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獬的《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

全文:
漢水渺渺東南流,蕭蕭雨打杏花洲。
欲托雙魚寄書札,不知幾日到荊州。
荊州故人日漸遠,到時綠草滿沙頭。
爭得報章來闕下,鳳林北去不通流

鄭獬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爭得

經過努力而獲得

正在設法從政府那裡爭得一份養老金

報章

報紙的總稱

報章雜誌

闕下

(1).宮闕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史記·梁孝王世家》:“於是 梁王 伏斧質於闕下,謝罪,然後太后、 景帝 大喜,相泣,復如故。”《後漢書·南蠻傳》:“﹝帝﹞下令之後, 槃瓠 遂銜人頭造闕下。” 宋 樂史 《廣卓異記·宰相有二親》:“其年,從 周太祖 征 河中 ,次年獻捷闕下。”

(2).借指京城。 唐 賈島 《寄毗陵徹公》詩之二:“別離從闕下,道路向 山陰 。”《明史·選舉志三》:“推(推官)、知(知縣)擬擢臺省,候命闕下,去留不得自如。”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鼐 以疾還,君留闕下。”

鳳林

(1).鳳凰所居之處。借指仙境。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之七:“鳳林採珠寶,龍山種玉榮。”

(2).樹林的美稱。 唐 呂岩 《劍畫此詩於襄陽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 明 吳承恩 《醉蓬萊·壽魏國徐公子六十障詞》詞:“想龍舟汎浚,梅雨新晴,鳳林凝緑。”

(3).地名。在今 甘肅省 臨夏縣 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 河水 又東歷 鳳林 北。 鳳林 ,山名也。五巒俱峙。耆諺云:‘昔有鳳鳥飛游五峯,故山有斯目矣。’”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十九:“ 鳳林 戈未息, 魚海 路常難。” 唐 張籍 《涼州詞》之三:“ 鳳林 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不通

(1).阻塞;不通達。《左傳·成公十三年》:“東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辭·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來。《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禮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漢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王願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於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牆,不取。”

鄭獬名句,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名句

詩詞推薦

爭得報章來闕下,鳳林北去不通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