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令的《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
全文:
擾擾利學者,久不可與謀。
讀書乃何為,老不知軻丘。
弗恤義所在,務期高爵收。
嘗聞失則嗟,不聞得之羞。
知誰洪其源,使世乘其流。
於今已汗漫,更久將遡游。
嘗聞古人言,饕餮為共兜。
謂惡豈必多,偷飽德弗修。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
故余早知懼,誓將異人求。
寧為寒餓嗟,不同富貴謳。
此行況有獲,師德高前修。
因嘗請子行,勉子無逗遛。
於吾乃何有,同病不獨瘳。
雖愛謂予然,尚疑子終不。
惜子有高材,竿幢揭華旒。
苟能自擺去,不為世學囚。
行將見遠到,強弩射弱菆。
何必請予詩,自合治子輈。
參考注釋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久將
舊將;老將。《三國志·吳志·孫皎傳》:“昔 周瑜 程普 為左右部督,共攻 江陵 ,雖事決於 瑜 , 普 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遡游
見“ 遡游 ”。
亦作“ 遡游 ”。順流而下。《詩·秦風·蒹葭》:“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毛 傳:“順流而涉曰遡游。” 明 黃周星 《垂虹橋新漲歌》:“況復 松陵 家咫尺,乘興何妨便遡游。”
王令名句,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