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對雨(四月廿四日)原文
過午雲似湊,逮未色變黃。
須臾為昏霾,颼䬟風漸狂。
又復無雨冀,反側愁不遑。
豈料風催雨,頃刻霔霈霶。
疾更繼以徐,歷申酉戌長。
鴛溜如玉瀑,扣砌疑銀塘。
豐澤有畎畝,斸土差中常。
高地潤三寸,窪地四寸強。
額手逢望外,喜共農夫慶。
然恐喜鄰驕,點筆增徬徨。
詩詞問答
問:養心殿對雨(四月廿四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養心殿對雨(四月廿四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
2. 四月廿四日
參考注釋
過午
中午以後
現在是休息時間,你過午再來看看
色變
臉色改變。表示驚惶不安。《史記·刺客列傳》:“至階, 秦舞陽 色變振恐,羣臣怪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杲 還,亡釵,不敢言而色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劍俠》:“中丞啟緘,忽色變而入。”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三:“ 唐某 聞予言,不覺色變,頓易其豪悍之口吻。”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昏霾
(1).光線昏暗。 唐 劉禹錫 《寄李六侍御》詩:“南國異氣候,火旻尚昏霾。”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既而昏霾,大風震雷,暴雨如瀉。” 清 金農 《次香山驛》詩:“昏霾睞眼脂流泔,欲覓清陰少楊柳。”
(2).昏昧,不高明。《南齊書·王融傳》:“而識用昏霾,經術疎淺。”
(3).比喻亂世或 * 勢力。《文選·顏延之<和謝監靈運>》:“徒遭良時詖,王道奄昏霾。” 李善 註:“昏霾,喻世亂也。”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詠裴晉公平淮西將佐題名》:“ 憲皇 初起眾未信,意欲立掃除昏霾。”
又復
又,再
又復沿河施放雙響。——《廣東軍務記》
反側
(1).翻來復去,轉動身體。《詩·周南·關雎》:“悠哉悠哉,展轉反側。” 漢 王粲 《登樓賦》:“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唐 杜甫 《彭衙行》:“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王子》:“長史驚而寤,陰異之,嘆息不能復寐,反側達旦。”
(2).反覆無常。《詩·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極反側。”《楚辭·天問》:“天命反側,反罰何佑?” 朱熹 集註:“反側,言無常也。”
(3).不安分,不順服。《荀子·王制》:“故姦言、姦説、姦事、姦能、遁逃反側之民,職而教之,須而待之。” 王先謙 集解:“反側之民,不安之民也。”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或收市重寳,逃入反側之地,以資寇盜。”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內消反側,外絶覬覦,遠近晏然。” 孫中山 《 *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鄧本殷 等負隅於南路, 楊希閩 、 劉震寰 等,更反側於肘腋之下。”
(4).惶恐不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王含 作 廬江郡 ,貪濁狼籍。 王敦 護其兄,故於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 廬江 人士鹹稱之。’時 何充 為 敦 主簿,在坐,正色曰:‘ 充 即 廬江 人,所聞異於此。’ 敦 默然,旁人為之反側, 充 晏然神意自若。”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書》:“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選擇,出則被使漕運,而金穀之事,某生平所不習,此所以蒙恩反側而不敢冒也。”
不遑
沒有時間;來不及
然而剛腸激發,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忤賓客。——唐·李朝威《柳毅傳》
頃刻
片刻;表示行動或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相當於“一會兒”
菀枯頃刻。——〔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頃刻兩斃。——《聊齋志異·狼三則》
一陣風過,江面上頃刻間掀起了巨浪
扣砌
見“ 釦切 ”。
銀塘
清澈明淨的池塘。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武帝宴詩》之一:“銀塘瀉清 渭 ,銅溝引直漪。” 宋 蘇舜欽 《和解生中秋月》:“銀塘通夜白,金餅隔林明。”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秋思》詞:“霜訊下銀塘,併作新涼,奈他 青女 忒輕狂。”
豐澤
(1).豐沛的雨水。 漢 王粲 《公宴》詩:“昊天降豐澤,百卉挺葳蕤。” 唐 李華 《含元殿賦》:“太史來告,卿雲勃興,灑豐澤於生人,答上玄之休徵。”
(2).指充足的水分。 唐 李行修 《請置詩學博士書》:“猶草木之豐澤,漸乎根,被乎枝葉,上下無滯氣,內外無遁情。”
(3).豐厚的德澤。《晉書·樂志上》:“元首聰明,股肱忠,樹豐澤,揚清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和謝靈運》:“皇聖昭天德,豐澤振沉泥。” 唐 儲光羲 《貽王侍御 * 掾丹陽》詩:“豐澤耀純仁,八方晏黔庶。”
(4).豐滿而潤澤。《紅樓夢》第二八回:“ 寳釵 原生的肌膚豐澤。”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卑唐》:“吾最愛 殷令名 書《裴鏡民碑》,血肉豐澤。” 姚華 《曲海一勺·述旨》:“小令數語,常若豐澤,套詞連章,自成機杼。”
畎畝
田地,田間,田野
舜發於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中常
一般;中等
學業中常
高地
(1) 離海較遠的比地平面高的地區
(2)
(3) 軍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
(4) 高出平地的一塊地方
山區高地
三寸
指舌。《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韓 《不用舌論》:“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簡文帝 《舌賦》:“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他自負半世英豪,那見得一腔奇抱。爛斑三寸人前掉,電光閃爍皆傾倒。”
窪地
(1) 高地環抱的低地;表面的窪處或低處
(2) 低凹的沼澤濕地
額手
以手加額(表示慶幸)
望外
意料之外的
望外遭齒舌。——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農夫
1.指務農的人。 2.特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點筆
猶染翰。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三:“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宋 蘇軾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雲山供點筆。” 清 鈕琇 《觚賸·湯素畹》:“畫軫文楸,藉以永日,偶爾點筆,輒亦悲艷。”
徬徨
1.徘徊。來回行走。《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選·班固<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義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並同。”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蘇遏》:“一更已後,未寢,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寧貌。 明 李東陽 《夜過仲家淺閘》詩:“我時兀坐驚舂撞,攬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拚命掙扎了許久,急得汗出如漿,心也徬徨無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