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曾耆英自太和攜所錄謝民師觀妙詩文副以長句》
全文:
別時落落問山風,見日清霜鳴啞鍾。
二謝有詩皆可誦,七言兼與見傳宗。
舉幡故異司隸救,右袒徒聞呂氏從。
君獨淒涼能過我,逢迎敢作謬為恭。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二謝
(1).指 晉 謝安 、 謝萬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或問 林公 , 司州 何如二 謝 ? 林公 曰:‘故當攀 安 提 萬 。’”
(2).指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 南朝 齊 謝朓 。一說,指 謝靈運 與族弟 謝惠連 。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孰知二 謝 將能事,頗學 陰 、 何 苦用心。” 仇兆鰲 註:“二 謝 ,謂 謝靈運 、 謝朓 。” 唐 李翱 《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 郊 為五言詩,自 前漢 李都尉 、 蘇屬國 及 建安 諸子, 南朝 二 謝 , 郊 能兼其體而有之。” 宋 王讜 《唐語林·文學》:“ 杜 曰:‘使 昭明 再生,吾當出 劉 曹 、二 謝 上。’”
七言
(1).指七字詩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隋書·音樂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行立構思……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五言三聯。”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而下三字足之。”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2).指七言詩。《漢書·東方朔傳》:“ 朔 之文辭,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八言、七言詩,各有上下篇。”《陳書·江總傳》:“好學,能屬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體工,不必再工近體也。”
趙蕃名句,曾耆英自太和攜所錄謝民師觀妙詩文副以長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