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於此,為復何如

劉敏中沁園春 余既以太初名石,且為記。客曰雖命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劉敏中的《沁園春 余既以太初名石,且為記。客曰雖命》

全文:
以己意,號之曰蒼然。
余復援稼軒例作樂府沁園春一首,改名曰蒼然吟,石汝來前,號汝蒼然,名之太初。
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於此,為復何如
偃蹇難親,昂藏不已,無乃於予太簡乎。
須臾便,喚一庭風雨,萬*號呼。
依稀似道狂夫。
在一氣何分我與渠。
但君才見我,奇形怪狀,我先知子,冷淡清虛。
撐拄黃壚,莊嚴繡水,攘斥紅塵力有餘。
今何許,倚長風三叫,對此魁梧。

劉敏中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敏中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於此,為復何如書法作品欣賞
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於此,為復何如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太初

亦作“ 大初 ”。1.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氣。《列子·天瑞》:“太初者,氣之始也。”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在昔太初,玄黃混並,渾沌鴻濛,兆朕未形。”《雲笈七籤》卷二:“太初之時, 老君 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

(2).指太古時期。 唐 吳筠 《高士詠》序:“太初渺邈,難得而詳。” 宋 鄭樵 《通志·總序》:“惟 梁武帝 為此慨然,乃命 吳均 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終 齊 室。”

(3).道家指道的本源。《莊子·知北游》:“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 成玄英 疏:“大初,道本也。”

而上

(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數目等在某一點之上。《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唐 韓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説長。”

(2).以上。表示時間在前的,猶以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二》:“ 三代 而上之為帝者視其德, 三代 而下之為帝者視其才。”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為復

猶還是,抑或。 唐 王維 《問寇校書雙溪》詩:“君家 少室 西,為復 少室 東?” 宋 楊萬里 《山居》詩:“不知蟬報夏,為復自吟風?” 明 張居正 《送楊生南歸》詩:“清時不獻太平書,為復還從江上居。”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劉敏中名句,沁園春 余既以太初名石,且為記。客曰雖命名句

詩詞推薦

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於此,為復何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