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和樂儀同苦熱詩》
全文:
火井沉熒散。
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
鳴鳶不起風。
思為鸞翼扇。
願借明光宮。
臨淄迎子禮。
中散就安豐。
美酒含蘭氣。
甘瓜開蜜筒。
寂寥人事屏。
還得隱牆東。
參考注釋
鳴鳶
(1).在旌旗上畫張口狀的鴟,遇風揭舉,用以警眾。《禮記·曲禮上》:“前有塵埃,則載鳴鳶。” 孔穎達 疏:“鳶,今時鴟也。鴟鳴則風生,風生則塵埃起;前有塵埃起,則畫鴟於旌首而載之,眾見鹹知以為備也。”《後漢書·馬融傳》:“六驌騻之玄龍,建雄虹之旌夏,揭鳴鳶之脩橦。” 李賢 註:“鳶,鴟也,音緣。鳴則風動,故畫之於旌旗以候埃塵也。”後因借指狂風大作。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休怕風寒雪冷,雪夜鳴鳶,不是仗寒威,怎操全勝。”
(2).鷂鷹。 漢 劉楨 《射鳶》詩:“鳴鳶弄雙翼,飄飄薄青雲。”
起風
(1).生風;颳風。《漢書·李尋傳》:“羽氣乘宮,起風積雲。” 唐 姚合 《文宗皇帝輓詞》之二:“雲霧疑無日,笳簫別起風。”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五本第十八出:“一扇起風,二扇下雨。” 王汶石 《風雪之夜·賣菜者》:“‘起風了!’ 雲河老漢 暗暗驚叫。”
(2).比喻生事,無中生有。《朱子語類》卷一三五:“先生曰:‘古人是未有姓,故賜他姓,教他各自分別。後來既有姓了,又何用賜。但一時欲以恩結之,使之親附於己,故賜之。如 高祖 猶少;如 唐 , 夷 狄 來附者,皆賜姓。道理也是不是,但不要似公樣恁地起風作浪説。’”
庾信名句,和樂儀同苦熱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