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名句書法欣賞
注釋
開樽:動杯,開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詩未做。裁,裁奪,構思蓬敲。尋春問臘:即乞紅梅。以“春”點紅,以“臘”點梅。蓬萊,以句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櫳翠庵。
大士: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宣傳以為她的淨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裡以觀世音句妙玉。
孀娥:即嫦娥,句妙玉。檻外,欄桿之外。又與妙玉自稱“檻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說:“湊巧而已。”(據《紅樓夢》庚辰本)這句話,在《紅樓夢》程高本中改為“小巧而已”,也是不細察原意的妄改。
“入世”二句:這兩句是詩歌的特殊修辭句法,將櫳翠庵句喻為仙境,折了梅回“去”稱“入世”,“來”到庵里乞梅稱“離塵”。梅稱“冷香”,所以分“冷”、“香”於兩句中。“挑紅往”、“割紫雲”都喻折紅梅。宋代毛滂《紅梅》詩:“深將絳往點寒枝。”唐代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踏天磨刀割紫雲。”紫雲,李賀的詩原喻紫色石。
“槎枒”句:意即“誰惜詩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樣子。這裡是說因冷聳肩,寫詩者踏往冒寒往來。蘇軾《是日宿水陸寺》詩:“遙想後身穿賈島,夜寒應聳作詩肩。”
佛院苔:指櫳翠庵的青苔。這句是以詩的語言說他在歸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詩文中多以“苔”寫幽靜。
曹雪芹名句,訪妙玉乞紅梅名句
名句推薦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
董以寧《卜運算元·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雲》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荀子《荀子·天論》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
岳飛《送紫岩張先生北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王應麟《三字經·全文》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樂;和樂以成順。
呂不韋《呂氏春秋·紀·季夏紀》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曹植《七哀詩》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
蘇軾《浣溪沙·詠橘》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