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王鳳翎夏日觀蓮憶濂溪雅趣·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鳳翎的《夏日觀蓮憶濂溪雅趣·其一》

全文:
何年白社種青蓮,君子堂開儼昔賢。
逃暑共尋泉石約,采芳重結水雲緣。
郫筒香注流霞滿,仙掌珠擎湛露圓。
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參考注釋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濂洛

北宋 理學的兩個學派。“濂”指 濂溪 周敦頤 ;“洛”指 洛陽 程顥 、 程頤 。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其他支裔不可勝數, 濂 洛 所不敢輕,而 關 汾 所不能窺也。” 清 顧炎武 《<儀禮鄭注句讀>序》:“沿至於今,有坐皋比,稱講師,門徒數百,自擬 濂 洛 ,而終身未讀此經一徧者。”參見“ 濂洛關閩 ”。

真詮

亦作“ 真筌 ”。猶真諦。 唐 盧藏用 《衡岳十八高僧序》:“然而年代攸邈,故老或遺;真詮緬微,後生何述?” 唐 劉禹錫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銘》:“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 宋 延壽 《宗鏡錄》卷二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施肩吾》:“初讀五行俱下,至是授真筌於仙長,遂知順逆顛倒之法,與上中下精氣神三田反覆之義。” 趙朴初 《毛主席寫給<詩刊>的信發表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獻詞》:“文章華*國事更艱,孰能計日收真詮。”

王鳳翎名句,夏日觀蓮憶濂溪雅趣·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次韻朱光庭司諫喜雨

    蘇轍宋代〕焦枯連夏火,洗濯待秋霖。都邑溝渠淨,郊原黍豆深。流膏侵地軸,晴意動風琴。誰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詩詞名句
  • 題藍瑛花鳥十二幀·其九·脩篁蕉石

    乾隆清代〕綠蕉白日態相扶,更有脩篁四五株。設使攜琴坐其側,便當認作小西湖。
  • 烏目山五題永慶寺

    李堪宋代〕岩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雲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詩詞名句
  • 降黃龍

    王錂明代〕重岡。獨立芒芒。虎谷風悲。鶴巢雲障。千岩積翠。問仙遊遺躅。羨門高曠。清賞。依稀竽籟。萬壑松聲傳響。乍
  • 次叔章兄閒居韻·其二

    梅致和元代〕小閤臨池構,公來日捲簾。景多吟未遍,山好看無厭。祇益耽書卷,寧須問酒帘。朋來誰報似,乾鵲在晴檐。
  • 詠史上項羽

    陳普宋代〕齊王元在籍軍中,萬馬朱幩揕掩袂,甘與梟雛作婦翁,更何面目見江東。
  • 白蘋紅蓼扁舟

    乾隆清代〕延樓橫俯芳洲,坐玩風行水流。妙趣明湖曾見,白蘋紅蓼扁舟。
  • 資福寺

    劉錡宋代〕汛掃妖氛六合清,匣中寶劍氣猶橫。夜歡星斗鬼神泣,晝公風雲龍虎驚。重整山河歸北地,兩扶聖主到南京。山僧
  • 烈婦行

    王士龍明代〕公無渡河,岸南岸北皆風波。夫君胡為急梭梭,沉舟滅項將奈何。于歸感君情義多,捐生從君殯山阿,綱常千載山
  • 蕪城

    李端唐代〕昔人登此地,丘隴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風能幾時。風吹城上樹,草沒城邊路。城裡月明時,精靈自來去。
    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詩詞名句
三徑不知身已隱,尚從濂洛問真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