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婦行原文
公無渡河,岸南岸北皆風波。
夫君胡為急梭梭,沉舟滅項將奈何。
于歸感君情義多,捐生從君殯山阿,綱常千載山嵯峨。
妾心鐵石應不磨,毋使涕淚空滂沱。
詩詞問答
問:烈婦行的作者是誰?答:王士龍
問:烈婦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歌韻
2. 清光緒《高州府志》卷四一
參考注釋
公無渡河
樂府歌辭名。《樂府詩集》附於相和歌辭《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辭首句“公無渡河”而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箜篌引》, 朝鮮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麗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悽愴,曲終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還,以其聲語妻 麗玉 。 玉 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 麗玉 以其聲傳鄰女 麗容 ,名曰《箜篌引》焉。”
風波
(1) 風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運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世路風波
惹出風波
(2) 亂子;糾紛
風波迭起
夫君
(1) 舊時妻對夫的尊敬親愛稱呼
(2) 朋友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梭梭
形容肌肉突突顫動
恰好這一日身上的肉倒不跳,止那右眼梭梭的跳得有二指高。——《醒世姻緣傳》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於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於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于歸
出嫁。《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朱熹 集傳:“婦人謂嫁曰歸。” 馬瑞辰 通釋:“《爾雅》:‘於,曰也。’曰讀若聿,聿、於一聲之轉。‘之子于歸’,正與‘黃鳥于飛’、‘之子於徵’為一類。于飛,聿飛也;於徵,聿征也;于歸,亦聿歸也。又與《東山》詩‘我東曰歸’《採薇》詩‘曰歸曰歸’同義,曰亦聿也。於、曰、聿,皆詞也。”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一妾》:“在閨中雙雙聚首,怕于歸不能相守。”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他日于歸,不知嫁著甚么男子,好生愁悶。”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記得你還有一位令姐,怕已經于歸了吧?”
情義
人情與義理;親屬、朋友、同志間應有的感情
今日違情義。——《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姐姐待他很有情義
捐生
捨棄生命。同“捐命”
甘捐生而自引。——潘岳《寡婦賦》
山阿
山嶽;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晉· 淘潛《輓歌》
綱常
三綱五常的簡稱
那一個欺心失禮儀,這一個變臉沒綱常。——《西遊記》
必堅志氣以守所學,謹幾微以驗所學,正綱常以勵所學,用忠言以充所學。——《宋史·葉味道傳》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鐵石
(1).鐵礦石。 漢 王充 《論衡·率性》:“夫鐵石天然,尚為鍛鍊者變易故質。”《後漢書·循吏傳·衛颯》:“ 耒陽縣 出鐵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會,私為冶鑄。”
(2).鐵和石。比喻堅定不移。《三國志·魏志·武帝紀》“燒丞相長史 王必 營” 裴松之 注引 晉 陰澹 《魏武故事》:“領長史 王必 ,是吾披荊斬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晉書·忠義傳序》:“捐軀若得其所,烈士不愛其存。故能守鐵石之深衷,厲松筠之雅操。” 金 周昂 《孫資深歲寒堂》詩:“此心鐵石無人會,唯有庭前柏樹知。” 明 何景明 《送劉養和侍御謫金壇》詩:“風霜華杪留顏色,鐵石人間識肺腑。”
不磨
不可磨滅。《後漢書·南匈奴傳論》:“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場現形記》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輕,這個重擔,卻在我叔侄兩人身上,將來維持世運,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迷途之鳥》裡面也盡有一些好詩,象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說是不磨的佳作。”
涕淚
(1).鼻涕和眼淚。亦專指眼淚。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絶,目猶爛然。” 宋 司馬光 《送張兵部知遂州》詩:“聞道 西州 遺畫像,使我涕淚空霑衣。”《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他就接連不斷地打了無數的噴嚏,鬧得涕淚交流。”
(2).涕淚俱下;哭泣。《三國志·魏志·趙王乾傳》“ 黃初 二年,進爵,徙封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為阿翁。 帝 謂 良 曰:‘我汝兄耳!’ 文帝 又愍其如是,每為涕淚。” 唐 杜甫 《 * 送韋二少府匡贊》詩:“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紉針》:“妻攜女歸告兩弟。兩弟任其涕淚,並無一詞肯為設處。”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淚流得很多,哭得厲害
涕淚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樣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