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九月九日作原文
遙村近墅霽煙光,立馬崇椒了不涼。
自是登高宜上塞,不妨把菊閏重陽。
天臨澄廓目因遠,樹謝繁華意轉長。
邇以捷音待西北,每當歡樂轉徬徨。
詩詞問答
問:閏九月九日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閏九月九日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閏九月九日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五
參考注釋
煙光
亦作“煙光”。1.雲靄霧氣。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雪映煙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黃庭堅 《題宗室大年畫》詩之一:“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 金 元好問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詩:“煙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於養志 《不寐》詩:“小苑煙光薄,疏簾月影清。”
(2).指春天的風光。 唐 黃滔 《祭崔補闕》:“ 閩 中二月,煙光秀絶。”
立馬
(1) 騎在站立不動的馬上;駐馬
立馬挺槍
(2) 〈方〉∶馬上
你叫他立馬回電話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登高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登山的風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唐· 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重陽
我國傳統節日,農曆九月初九日。舊時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現又定為老人節。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毛 * 《採桑子·重陽》
天臨
上天照臨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天臨海鏡。”
澄廓
(1).清明遼闊。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既而氛昏夜歌,景物澄廓。”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陰雲四霽,萬里澄廓。”
(2).猶言澄清,明辨。 唐 顏師古 《為留守群官謝恩詔表》:“悠悠千載,莫能澄廓。”
繁華
(1) 繁榮熱鬧
繁華大街
(2) 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捷音
勝利的訊息;捷報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每當
在任何時候;無論何時
每當他離開住宅的時候,他總是帶著他的傘
歡樂
快樂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一個歡樂的夜晚
徬徨
1.徘徊。來回行走。《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選·班固<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義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並同。” 唐 穀神子 《博異志·蘇遏》:“一更已後,未寢,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寧貌。 明 李東陽 《夜過仲家淺閘》詩:“我時兀坐驚舂撞,攬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拚命掙扎了許久,急得汗出如漿,心也徬徨無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