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棣的《闕里孔子廟詩》
全文:
巍巍元聖,古今之師。
垂世立言,生民是資。
天將木鐸,以教是畀。
謂欲無言,示之者至。
惟天為高,惟道與參。
惟地為厚,惟德與含。
生民以來,實曰未有。
出類拔萃,難乎先後。
示則不遠,日用攸趨。
敦序有彝,遵於聖模。
仰惟皇考,聖道實崇。
禮樂治平,身底厥功。
曰予祗述,詎敢或懈?聖緒丕承,儀憲永賴。
岩岩泰山,魯邦所瞻。
新廟奕奕,飭祀有嚴。
鼓鍾鏜鏜,璆磬戛擊。
八音相宣,聖情怡懌。
作我士類,世有才賢。
佐我大明,於斯萬年。
參考注釋
士類
文人、士大夫的總稱。《後漢書·宦者傳·孫程》:“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既無知人之明,又未嘗交知士類。”《晉書·袁耽傳》:“ 耽 字 彥道 ,少有才氣,俶儻不覊,為士類所稱。”《新唐書·元稹傳》:“然其進非公議,為士類訾薄。” 魯迅 《熱風·所謂“國學”》:“還有茶商鹽販,本來是不齒於‘士類’的,現在也趁著新舊紛擾的時候,借刻書為名,想挨進遺老遺少的‘士林’里去。”
才賢
(1).有品德才能的人。《史記·日者列傳》:“才賢不為,是不忠也;才不賢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賢者處,是竊位也。” 唐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詩:“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 元 劉詵 《送范主一憲郎》詩:“古來環轍人,往往皆才賢。”
(2).才德兼備。 清 吳敏樹 《為守齋五叔父暨張叔母五旬雙慶之序》:“苟其學問足以成身,文章足以持論,功業足以施於當時,如是則為才賢人矣。”
朱棣名句,闕里孔子廟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