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次韻叔父台源歌》
全文:
吾家叔度天與閒,晚喜著書如漆園。
台平舊基水發源,但聞淙淙下林巒。
一朝斬木見萬象,吞若雲夢胸中寬。
漱滌泥沙出山骨,混沌鑿竅物狀完。
茶甘酒美汲雙井,魚肥稻香派百泉。
暑風披襟著菡萏,夜月洗耳聽潺湲。
時從甥侄置樽俎,此地端正朝諸山。
除書謗書兩不到,紫煙白雲深鎖關。
鄉人訟爭請來決,到門懷慚相與還。
呼兒理琴盪俗氣,果在巢由季孟間。
參考注釋
從甥
堂姐妹的兒子。《晉書·郭奕傳》:“時 鍾會 反於 蜀 , 荀勗 即 會 之從甥。”
樽俎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越樽俎以代無知之庖,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辭了 法聰 ,別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一》:“ 仲尼 聞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間,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謂也,可謂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詩:“久願作公樽俎客,恨無三畝斲蓬蒿!” 陳毅 《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看我公樽俎折強權,期贏獲。”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端正
(1) 姿勢挺直
坐得端正
(2) 在形式上、結構上或安排上協調相稱的
五官端正的人
(3) 端正思想
(4) 正派;正確
品行端正
黃庭堅名句,次韻叔父台源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