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謝靈運的《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應瑒》
全文:
汝潁之士,流離世故,頗有飄薄之嘆。
嗷嗷雲中鴈,舉翮自委羽。
求涼弱水湄,違寒長沙渚。
顧我梁川時,緩步集潁許。
一旦逢世難,淪薄恆羈旅。
天下昔未定,託身早得所。
官度廁一卒,烏林預艱阻。
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
列坐蔭華榱,金樽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繼以闌夕語。
調笑輒酬答,嘲謔無慚沮。
傾軀無遺慮,在心良已敘。
參考注釋
一旦
(1) 不確定的時間
一旦工作完成,我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一旦山陵崩。——《戰國策·趙策》
一旦為將。——漢·劉向《列女傳》
一旦不能有(指一旦國家滅亡不能占有這些珍寶)。——唐·杜牧《阿房宮賦》
一旦異於今日…必致失所。——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一旦運窮。——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一旦抵罪。——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一旦事變。——清·周容《芋老人傳》
(2) 一天之間,表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
毀於一旦
世難
當世的災難、禍亂。《三國志·蜀志·劉焉傳》:“ 焉 內求 交阯 牧,欲避世難。”《周書·周惠達傳》:“嘗使至 洛 , 魏孝武 與 惠達 語及世難。” 唐 盧綸 《長安春望》詩:“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 秦 關。” 明 劉基 《次韻和劉彥箕<憶山中>篇》:“世難有身空自累,詩成無鴈倩誰將?”
淪薄
猶漂泊。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一旦逢世難,淪薄恆羈旅。”
羈旅
亦作“羇旅”。1.寄居異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齊侯 使 敬仲 為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預 註:“羇,寄;旅,客也。”《史記·陳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負擔,君之惠也。” 唐 韓愈 《又與柳中丞書》:“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別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 宋 陸游 《六言》詩之四:“壯歲京華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異鄉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羇旅。” 鄭玄 註:“羇旅,過行寄止者。”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江 南朝士,因 晉 中興,南渡 江 ,卒為羈旅。”《資治通鑑·晉惠帝太安二年》:“ 機 以羇旅事 穎 ,一旦頓居諸將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龔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詗知余近事》詞:“ 吳 棉已把桃笙換,流光最驚羈旅。”
謝靈運名句,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應瑒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一旦逢世難,淪薄恆羈旅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