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應時的《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
全文:
禹跡乾坤舊,堯天日月新。
龍躔臨丙午,鳳歷首庚辰。
卦直三陽泰,時通萬物屯。
暖音鳴嶰律,淑氣鼓鴻鈞。
奕葉炎精旺,重光帝位真。
昌期周一紀,正統接千春。
盛事當今最,閎休受命申。
慈皇躋八秩,天子壽雙親。
寶冊尊名衍,璇霄慶黃陣。
昕朝移警蹕,法仗翼先紳。
晴日明黃道,和風度紫宸。
歡聲擁都市,喜色動君臣。
陛戟三呼迥,簫韶九奏均。
玉卮前肅穆,天語聽溫淳。
拜舞班行退,郵傳詔令諄,豐章加等列,曠澤浹兵民。
三殿承顏邃,重孫奉酒頻。
嘆如留晷景,跪起用家人。
禮樂清都表,輝華率土濱。
儀刑知子職,命賜侈君仁。
即事論今昔,儲祥軼混淪。
陶姚非與子,文武尚臣辛。
笑樂徒夸漢,規為陸襲秦。
大安慚養志,西內益傷神。
孰與深慈孝,昭哉絕配鄰。
內朝兼燕喜,視膳極常珍。
家法長忠厚,淵衷愈畏寅。
廟郊歆悅豫,宗社鞏持循,世已歌天保,皇應感召旻。
百年餘蠱弊,一日待經綸。
讎敵終禽馘,神州復廣輪。
莫留毫髮恨,作頌勒堅珉。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文武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
(2).特指武事、軍事。 宋 范仲淹 《上執政書》:“臣僚之中,素有才識,可賜 孫 吳 之書,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詩·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萬邦為憲。” 朱熹 集傳:“非文無以附眾,非武無以威敵,能文能武,則萬邦以之為法矣。”《漢書·朱雲傳》:“ 平陵 朱雲 ,兼資文武。”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前件官文武兼資,寬猛得所。”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 漢 長陵 ,大會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濟 《奉詔賦蜀主降唐》詩:“滿城文武欲朝天,不覺鄰師犯塞煙。”《水滸傳》第九三回:“眾文武見殺了四個大臣,都要來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嚇著了一朝文武。”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異錄·藥》:“火須文武、緊慢得中。”參見“ 文武火 ”。
(6). 周文王 與 周武王 。《詩·大雅·江漢》:“ 文 武 受命, 召公 維翰。” 鄭玄 箋:“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禮記·中庸》:“ 仲尼 祖述 堯 舜 ,憲章 文 武 。” 宋 蘇軾 《石鼓》詩:“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辭,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詩書,無與之並者矣。”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張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孫應時名句,上皇八十慶壽赦書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