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紹曇的《偈頌一百零四首》
全文: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古今常理,何用忉忉。
衲僧家,腳跟下一段光明,十日並照,明察秋毫。
不揀侯門射策,何須華頂降魔。
孤迥迥,冷蕭蕭,無羰翻黑月,魑魅哭連宵。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揀
不管,不論。《元典章·禮部六·釋教》:“今後不揀是誰寺院裡休做筵席。”《水滸傳》第八五回:“我今先帶些心腹之人,不揀那座城子,借我躲避。”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今日上元佳節,本觀鋪設淨壇,啟建黃籙大齋,不揀追薦先亡、保全本命,一切檀那都到此聚會。”
侯門
(1).諸侯之門。 唐 劉禹錫 《學阮公體》詩之三:“侯門有仁儀,靈臺多苦辛。”
(2).指顯貴人家。 元 無名氏 《連環記》第二折:“俺只道侯門一入如天遠,誰承望 漢 劉晨 誤入桃源,枉著你佳人受盡相思怨。”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侯門都作沉沉夢,翻笑衰翁局外痴。”參見“ 侯門如海 ”。
射策
(1). 漢 代*考試取士方法之一。《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 顏師古 註:“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傳序》:“及 漢武帝 時,開設學校,立《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射策設科,勸以官祿,傳業者故益眾矣。” 宋 蘇軾 《策略第一》:“自 漢 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2).泛指應試。 唐 皮日休 《三羞》詩序:“丙戌歲, 日休 射策不上,東退於 肥陵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射策 長安城 ,驄馬黃金絡。”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降魔
佛教語。相傳 釋迦牟尼 在成佛前,曾與魔王進行激烈鬥爭,並取得勝利。佛教史上稱為“降魔”。見《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後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南鄉子》詞:“作么有疏親?我自降魔轉*法*輪。” 元 王惲 《番禺權》詩:“笑揮堪解虎,靜倚可降魔。”《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且住,且住!你去未得。吾有法寶,未曾傳與汝。道童,與吾取過降魔太阿神光寶劍來。”
釋紹曇名句,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