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季平原文
昔聞灘上水,遠自粵南山。
喬木三春里,清音五桂間。
片雲留客住,細雨棹舟還。
為恐離家久,芳庭草色閒。
詩詞問答
問:和劉季平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和劉季平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和劉季平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吳當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當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上水
(1) 給火車、汽車等加水
(2) 逆流而上
上水船
(3) 〈方〉∶供食用的牲畜的心、肝、肺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喬木
高大的樹木
並汾喬木。——宋· 沈括《夢溪筆談》
廢池喬木。——宋· 姜夔《揚州慢》詞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清音
(1) 清越的聲音;清亮的聲音
山水有清音
(2) 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音,如國語語音中的 p、t、k、f、s等
五桂
舊稱進士登第為折桂。五桂,對親族五人相繼登科的美稱。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虛 、 致祥 、 致厚 ,相繼登第,有 五桂堂 。” 宋 竇禹鈞 之子 儀 儼 侃 偁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嘗贈詩美之云:“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見《宋史·竇儀傳》。 元 曹之謙 《趙吉甫種德園》詩:“從今不羨 燕山 竇 ,五桂聯芳老一椿。”
片雲
極少的雲。 南朝 梁簡文帝 《浮雲詩》:“可憐片雲生,暫重復還輕。” 唐 杜甫 《野老》詩:“長路關心悲 劍閣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詠懷次韻》之二:“雷聲偶逐片雲起,輕碧無勞過雨凝。”
留客住
(1).原為 唐 代教坊曲名。後發展為詞牌名。雙調,有九十八字、九十四字兩體,見《詞譜》卷二六。
(2).古兵器名。一種頭端有倒鉤的長槍。《水滸傳》第二回:“外面火把光中,照得鋼釵……留客住,擺得似麻林一般。”《說岳全傳》第二七回:“我們何不把兵馬兩邊擺開,等他們來時,俱使長槍撓鉤,強弓硬弩,飛爪留客住,兩邊修削。”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棹舟
亦作“櫂舟”。划船。《詩·衛風·竹竿》“檜楫松舟” 毛 傳:“楫,所以櫂舟也。” 漢 孔融 《與王朗書》:“知櫂舟浮海,息駕 廣陵 。” 唐 李赤 《丹陽湖》詩:“少女棹舟歸,歌聲逐流水。”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摻袂客從花下散,棹舟人向鏡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