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韻答李商老

作者:洪芻 朝代:宋代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

江南暮春鶯亂飛,平章風物憶丘遲。

蒼苔寂歷荒三徑,綠樹扶疏又一時。

漢陰丈人少機事,草堂先生能寄詩。

交親咫尺不相見,汗漫九垓那可期。

詩詞問答

問: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作者是誰?答:洪芻
問: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再用前韻答李商老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暮春

春天最後一段時間,指農曆三月

亂飛

(1) 在空中無秩序地飛過或順風而行

* 向四面八方亂飛

(2) 不定地從一地方移到另一地方

在院子裡到處亂飛的小鳥

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隋書·何稠傳》:“上因攬太子頸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後事,動靜當共平章。’”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遊伴,平章貴价車。”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與平章。”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定,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於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曆象。”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黑白矣。”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蒼苔

青色苔蘚。 晉 潘岳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壁衣蒼苔,瓦被駁鮮,處悴而榮,在幽彌顯。”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清 孫枝蔚 《醉題田家翁壁上》詩:“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風雨生蒼苔。”

寂歷

(1).凋零疏落。《文選·江淹〈王徵君微〉詩》:“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雞悲。” 李善 註:“寂歷,彫疏貌。”一說閒曠貌,見 呂向 注。 宋 陸游 《游萬里橋南劉氏小園》詩:“我歸門復掩,寂歷掛斜陽。” 黃藥眠 《黃花崗的秋風暮雨》:“寂歷的黃花夾著細雨飄零,守墓的園丁深鎖園門何去?”

(2).猶寂靜;冷清。 南朝 梁 江淹 《燈賦》:“冬膏既凝,冬箭未度,悁連冬心,寂歷冬暮。” 唐 孟郊 《過彭澤》詩:“揚帆過 彭澤 ,舟人訝嘆息。不見種柳人,霜風空寂歷。” 金 邊元鼎 《晚行》詩:“隔浦行聞晚寺鐘,斷坡寂歷對寒松。” 清 錢謙益 《梅圃谿堂》詩:“梅花村落傍漁莊,寂歷繁英占草堂。”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葉繁茂分披貌。《呂氏春秋·任地》:“樹肥無使扶疏,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則多粃,墝而專居則多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詠牡丹》詞:“玉盤搖動半厓花。花樹扶疏,一半白雲遮。” 明 劉基 《梅頌》:“扶踈蕭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撓其節兮。”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一:“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

(2).迴旋貌;飄散貌。《淮南子·修務訓》:“龍夭矯,燕枝拘,援豐條,舞扶疏。” 高誘 註:“扶疏,槃跚貌。”《文選·嵇康<琴賦>》:“忽飄搖以輕邁,乍留聯而扶疏。” 李善 註:“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題九江義門陳氏壽安堂》詩:“方瞳緑鬢紅氍毹,春酒搖盪香扶踈。”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漢陰

(1). 漢水 南岸。《莊子·天地》:“ 子貢 南遊於 楚 ,反於 晉 ,過 漢 陰。” 成玄英 疏:“ 漢 陰, 漢水 之陰。水南曰陰。”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聘隱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漢 陰之高。” 唐 杜甫 《喜晴》詩:“ 漢 陰有 鹿門 ,滄海有靈查。” 明 唐順之 《秋夜》詩:“ 漢 陰鮮機械, 河上 多道情。”

(2).縣名。在 陝西省 南部。 後漢 置 漢陰縣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五·漢中府》:“ 漢中 城,又南有 漢陰 城。相傳 呂后 所居勝覽。”

丈人

(1) 岳父,妻子的父親

(2) 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遇丈人,以杖荷蓧。——《論語·微子》

我丈人行也。——《漢書·李廣蘇建傳》

機事

(1).機巧之事。《莊子·天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實無機心,翻成機事, 漢陰 丈人聞之,豈不大笑。” 清 金農 《送宣城沉隱君游楚中》詩:“君訪 漢陰 好,機心機事無。”參見“ 機心 ”。

(2).指國家樞機大事。《漢書·王莽傳上》:“於是附順者拔擢,忤恨者誅滅。 王舜 、 王邑 為腹心…… 平晏 領機事。” 晉 陸機 《辯亡論上》:“ 孟宗 、 丁固 之徒為公卿, 樓玄 、 賀邵 之屬掌機事。”《資治通鑑·晉元帝太興四年》:“ 隗 雖在外,而朝廷機事,進退士大夫,帝皆與之密謀。”

(3).泛指機密之事。 晉 葛洪 《抱朴子·仁明》:“夫料盛衰於未兆,探機事於無形……明之功也。”《宣和遺事》後集:“ 平仲 請出死力,夜劫虜營……及出,連破兩寨,奈機事已泄,虜已夜徙去。”參見“ 機事不密 ”。

草堂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交親

(1).謂相互親近,友好交往。《荀子·不苟》:“交親而不比。” 唐 羅隱 《東歸》詩:“雙闕往來慙請謁, 五湖 歸後恥交親。”

(2).親戚朋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吳 不信前日之盟,棄貢賜之國而滅其交親。” 明 劉基 《門有車馬客行》:“居家倚骨肉,出家倚交親。” 清 顧炎武 《贈路光祿太平》詩:“節俠多 燕 趙 ,交親即弟兄。”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極之地。《國語·鄭語》:“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 韋昭 註:“九畡,九州之極數。”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今普天一統,九垓同風。” 北齊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舉;五紀當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韓爌傳》:“念先帝臨御雖止旬月,恩膏實被九垓。”

(2).亦作“ 九閡 ”、“ 九陔 ”。九層。指天。《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註:“垓,重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閡亦陔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升降隨長煙,飄飄戲九垓。” 唐 吳筠 《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詩:“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詩詞推薦

  • 和制帥

    王之望宋代〕離索堪驚歲月忙,少城遺愛未曾忘。西園尚記英游並,南浦空嗟別恨長。壯志自窺勳業鏡,高情休憶水雲鄉。玉關
  • 銅鐘山

    嚴士貞元代〕佛屋高高闖碧巔,圖經猶載舊因緣。鍾隨巨浪飄何遠,鐺沒深潭不記年。石燕雨餘歸洞穴,山禽日暖戲清泉。五更
  • 呈遊子明二首

    趙蕃宋代〕安仁山水縣,令君文章伯。林深蘭自吐,川媚珠所宅。弦歌導斯民,傳舍閱過客。口雖絕雌黃,眼顧分青白。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
  • 祝英台近(上元)

    吳文英宋代〕晚雲開,朝雪霽,時節又燈市。夜約遺香,南陌少年事。笙簫一片紅雲,飛來海上,繡簾卷、緗桃春起。舊遊地。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湖上黃教

    葉紹翁宋代〕門幽緣近寺,官冷未成家。樓借山為障,風吹水作花。詩方酬北磵,經又節南華。聞說新雛鳳,賓來解喚茶。
  • 擬感興二首

    項安世宋代〕日出鬼群動作,鬼日入萬物鬼休。君看鬼霄壤間,還有二本否。鬼神浩來往,一穟不可投。殺機甫毫芒,舉世極戈
  • 【越調】憑欄人

    喬吉元代〕香篆一點雕盤螢度秋,半縷宮奩雲弄愁。情緣不到頭,寸心灰未休。金陵道中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
  • 贈璘上人

    趙汝騰宋代〕潛齋山雨過從人,每說二公不離口。山雨去佐玉樓仙,潛齋起領金壇守。一江一浙兩知音,柏枝東指還西否。胡然
  • 同韻俲歐蘇體

    於石宋代〕草廬抱膝方臥龍,獰飈撼戶雲埋峰。凍鵲依依飛墮地,飢鷹側翅低盤空。豈知水官夜鏖戰,鞭虯笞鳳驅前鋒。茫茫
  • 與長文、正夫游北山

    范成大宋代〕柳岸松門勝處通,馬蹄踏霧入空濛。春寒有力欺遊子,天色無情沒斷鴻。雨腳遠連山腳暗,杏梢斜倚竹梢紅。駝裘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閒房書事示五弟及諸侄等獻肅公

    韓維宋代〕老病歸休得桶樓,吾廬蕭酒樂天倪。北窗偃臥都何有,東閣過從亦自揆。碧檜輕煙無鳥哢,綠槐風細或蟬嘶。世間
  • 初春雜興

    陸游宋代〕水長鷗初泛,山寒茗未芽。深林聞社鼓,落日照漁家。渡遠呼船久,橋傾取路斜。客愁慵遠眺,不是怯風沙。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
  • 次危大參韻送相德謙之台州別駕

    虞堪元代〕一上滄溟萬里船,便朝金闕九重天。遠臣艱棘曾身踐,聖主哀憐有旨傳。別駕之官台宿近,長安舉首日華邊。故人
  • 敬和老人青梅

    洪咨夔宋代〕雪水迎風細作鱗,青青又是故園春。只知和鼎非凡子,豈料升盤有苦人。還我核來機轉熟,寄渠花去意猶新。側生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南明山

    唐彥謙唐代〕久聞南明山,共慕南明寺。幾度欲登臨,日逐擾人事。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乘興樂遨遊,聊此托佳趣。涉水
  • 贈常悅道

    陳鎰元代〕老年豪氣在,衰發已盈簪。時掃先親墓,難忘孝子心。奚囊兼貯易,行李只攜琴。莫問窮通事,相逢酒滿斟。
  • 群峰雪霽歌題黃鼎大幅

    乾隆清代〕向聞宗蒼之師曰黃鼎,其跡蓋弗多見見兩三。群峰雪霽見斯幅,理大物博實不凡。乃知源清流必潔,茲豈易言青出
  • 念奴嬌(林檎)

    曹勛宋代〕禁菸過也,正東風濃拂,來禽奇絕。翠葉修條千萬點,輕染微紅香雪。霽景烘雲,暖梢吹綻,浩蕩春容闊。棠陰已
  • 別所親

    林景熙宋代〕人生重離別,況此雙鬢蓬。亭柳非故色,昨夜吹霜風。臨分復攜手,野色猶蒙蒙。愁深轉無語,寫入潺湲中。一水
  • 雷鳴不雨

    潘牥宋代〕樵子俄從問路回,因言溪谷響如雷。分明雨怕城中去,只隔前峰不過來。
再用前韻答李商老原文_再用前韻答李商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