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姚勉的《送胡季弼入太學》
全文:
春秋自有胡氏學,盡束諸家上高閣。
當時小試錦江城,橫翼秋風天一鶚。
只今冠帶圜橋門,孤羆兀坐空狐群。
近來文氣頗卑茶,要使四海宗雄文。
餘生志願游璧水,竟隔蓬萊三萬里。
雖然末第偶成名,俗骨自憐凡可鄙。
君今換骨向時中,六館名流自不同。
宰相狀元三舍選,齋前碑字看填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雖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為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魯迅《故鄉》
(2) 雖然如此,雖是這樣;即使這樣
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墨子·公輸》
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戰國策·魏策》
末第
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謙之詞。 南朝 梁 沉約 《為南郡王讓中軍表》:“臣以末第,聯輝上序。”
成名
因為某種成就而有了名聲
不足以成名
俗骨
(1).塵世中人的資質或稟賦。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支諾皋中》:“ 諷 嘗言於道者,吁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宋 蘇軾 《辨道歌》:“腸中澄結無餘柤,俗骨變換顏如葩。” 清 黃景仁 《洞庭行贈別王大歸包山》:“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長風巨浪心忡忡。”
(2).借指塵世中人。 宋 梅堯臣 《桃花源》詩:“俗骨思歸一相送,慎勿與世言云霞。”
(3).庸俗的氣質。 胡懷琛 《題蔣萬里振素庵詩稿後》詩:“可憐無俗骨,宜汝作寒儒。”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可鄙
讓人看不起
投降是可鄙的
姚勉名句,送胡季弼入太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