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申佳允的《隨駕步禱天壇恭紀》
全文:
文華齋宿帝咨深,南望郊壇玉趾臨。
祗為萬民祈潤澤,敬將六事問桑林。
星馳鷺序清光靄,雲覆龍旂夏木陰。
趨侍天顏看尺五,乍驚茅賤廁華簪。
參考注釋
文華
(1).文章的華采。《後漢書·班彪傳論》:“ 班彪 以通儒之才,傾側危亂之閒……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詩:“官自文華重,恩因顧問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 宋 、 齊 、 梁 、 陳 惟以文華相尚,門第相夸,亦不足觀。”
(2).才華,文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周 補闕 喬知之 有婢 碧玉 ,姝艷能歌舞,有文華。”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 陳植 文華斗石高, 景公 詩句復稱豪。” 王闓運 《祭常都尉文》:“雖懷武志,實藴文華。”
(3).指有才華的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聲》:“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朝廷以為文華。”
(4).文化昌盛。 唐 韋應物 《寄皎然上人》詩:“ 茂苑 文華地,流水古僧居。”
(5).指文華殿。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 文華 受朝之儀缺而未講,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
齋宿
在祭祀或典禮前,先一日齋戒獨宿,表示虔誠。 漢 賈誼 《新書·春秋》:“齋宿而請於廟曰:‘孤實不佞,不能尊道,吾罪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每遇大禮,車駕齋宿,及正朔朝會於此殿。”《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眾人都在兩邊書房裡齋宿。”
郊壇
古代為祭祀所築的土壇,設在南郊。 唐 高適 《過盧明府有贈》詩:“明日復行春,逶迤出郊壇。”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大禮》:“冬至有事於南郊,或用次年元日行事。先於五六月內擇日命司漕及修內司修飾郊壇……郊壇,天盤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級,分四成。” 清 魏源 《金陵懷古》詩之五:“ 南都 勝國駐旌旗,宮闕郊壇尚有基。”
玉趾
(1).對人腳步的敬稱。《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幸有 袁生 ,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談而已。” 宋 司馬光 《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齋韓廷評維見過為詩謝之》:“如何枉玉趾,及門失相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二班》:“先生,余亦避難石室,幸可棲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2).白*嫩如玉的腳。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凝霜凋朱顏,寒泉傷玉趾。”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裾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申佳允名句,隨駕步禱天壇恭紀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文華齋宿帝咨深,南望郊壇玉趾臨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