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馬鈺的《滿庭芳 贈於瓦罐先生》
全文:
有榮有辱,有利有害。
有喜有憂相待。
有得有失,自是有成有敗。
為人有生有死,但有形、必然有壞。
休著有,自古來著,有有誰存在。
好認無為無作,道無情無念,無憎無愛。
無我無人無染,無著無礙。
無心有消業障,這無無、人還悟解。
無中趣,得無生無滅,超越三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無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鹹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 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超越
逾越;勝過
超越許可權
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迴的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化盡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 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裡,有取總災危。” 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大*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道教沿用其說而稍異。 唐 呂岩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遊三界最清奇。”
(2).猶三屆,三期。《元史·選舉志二》:“都監歷三界,陞務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使歷三界,陞提領。”
馬鈺名句,滿庭芳 贈於瓦罐先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