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讀叔孫通傳》
全文:
叔孫待詔時,諛言免虎口。
漢王憎儒服,短衣隨左右。
綿蕞肄朝儀,百官敬奔走。
尊卑各以次,奉觴起上壽。
稷嗣拜奉常,五百賜金受。
諸生悉為郎,分金不已有。
諸生乃推伏,叔孫聖人否。
子輿辟衍儀,其道比妾婦。
賢哉魯兩生,窮不失所守。
參考注釋
綿蕞
亦作“ 綿蕝 ”。亦作“緜蕞”。亦作“緜蕝”。1.據《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載, 叔孫通 欲為 漢高祖 創立朝儀,使征 魯 諸生三十餘人, 叔孫通 “遂與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緜蕞野外”,習肄月餘始成。按,引繩為“緜”,束茅以表位為“蕞”。後因謂制訂整頓朝儀典章為“綿蕞”或“綿蕝”。《舊唐書·杜鴻漸傳》:“ 鴻漸 素習帝王陳布之儀,君臣朝見之禮,遂採摭舊儀,綿蕝其事。” 宋 范仲淹 《奏乞兩府兼判》:“太常禮院,用歷代之禮,或不謹於典法,隨時綿蕝,綱紀寖壞,制度日隳。” 沉礪 《感懷》詩之七:“ 叔孫 綿蕝曾何補, 優孟 衣冠聊解嘲。”
(2).引申指經營創建。 宋 劉克莊 《念奴嬌·二和丙寅生日》詞:“草堂緜蕝,百年棲託於此。” 梁啓超 《復劉古愚山長書》:“海內志士,頗跂息輻集,謂庶有瘳,既為言者所阻,綿蕝未定,遽以輟散。” 湯一鶚 《論裁撤領事裁判權之預備》:“以綿蕞草創,而不求其備。”
(3).借指表率。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書》:“洸洸乎,洋洋乎,為諸生之蓍龜,作後來之綿蕝。”
朝儀
朝廷的禮儀。《周禮·夏官·司士》:“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臣願徵 魯 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宋書·恩倖傳·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頗涉書傳,尤悉朝儀。”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予去國二十七年,復還,朝儀寖有不同。”
百官
各種官吏
奔走
(1) 為某種目的而奔波忙碌
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永之人爭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很快地走;急行
乾隆名句,讀叔孫通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