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觀海潮作歌》
全文:
辛未觀潮潮已奇,杭人猶稱其力微。
丁丑觀潮潮未至,作歌高樓聊紀事。
似神而非者曰三,逮茲三度潮真酣。
卻非江樓觀約略,創得乃在柴塘尖。
我閱柴塘籌禦海,詎圖快覽驚濤駭。
因緣大汛三月三,洪瀾有若將子待。
跋馬指東向鹽官,一條銀線天際看。
捲江倒海須臾至,迎來底藉江山船。
色猶未睹先聞聲,礌硠磅磕輷匉訇。
徐行按轡攬其狀,大哉觀矣誰與京。
□毋弭節倏奔瀉,並驅素車而白馬。
淋淋汨汨浩湯湯,踰跇配藜白鷺下。
一空前此初遇奇,既欣旋復生愁思。
長茭厚石弗預固,秋來轉瞬奚當之。
參考注釋
淋淋
(1).水傾瀉貌。 漢 枚乘 《七發》:“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 宋 司馬光 《潮水》詩之二:“淋淋出海門,百里雪花噴。”
(2).指雨聲。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瞻玄雲之晻晻兮,聽長空之淋淋。”《初學記》卷二引 晉 潘尼 《苦雨賦》:“朝漎漎以連暮,夜淋淋以達明。” 清 周亮工 《珠梅閘夜雨與鄭羽人陳伯宗》詩:“明發不知何處泊,危檣獨聽雨淋淋。”
(3).形容液體連續下滴之貌。 唐 柳宗元 《晉問》:“浩浩弈弈,淋淋滌滌,熒熒的的,若雪山冰谷之積。”《水滸傳》第三二回:“﹝ 武松 ﹞爬起來,淋淋的一身水。” 清 黃景仁 《靈璧磬石歌》:“ 宣和 天翰尤淋淋, 澄心堂 硯祕製出。” 劉半農 《揚鞭集·鐵匠》詩:“砧上的鐵,閃著血也似的光,照見他額上淋淋的汗,和他裸著的,寬闊的胸膛。” 巴金 《探索集·訪問廣島》:“我只是匆匆地看了幾個部分,那些鮮血淋淋的‘資料’我早已熟悉,而且從未遺忘。”
湯湯
(1) 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 清涼山。——《歌聲》
(2) 廣大貌;浩茫貌
心湯湯而誰告?魄寂寂而何語?——南朝 梁· 沈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
(3) 形容非常流利
別人拿上書去,湯湯的背了,號上書,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緣傳》
配藜
分散貌。《文選·揚雄<甘泉賦>》:“樵蒸昆上,配藜四施。” 李善 註:“ 張晏 曰:‘配藜,披離也。’言燔燎之盛,故樵蒸之光同上,而披離四布也。”
白鷺
又叫鷺鷥,鸛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嚇
乾隆名句,觀海潮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