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符篆青春發,公庭白日開。
自能輕巧宦,何恨乏良媒。
行李書三篋,壺餐水一杯。
徒聞薄楊震,無復夜金來。
詩詞問答
問:《送王東華明府考績五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青霞集卷六
參考注釋
符篆
(1).加有官府印信的文書。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由是諸侯敢自為旨意,有羅列兒孫以自固者,有開導蠻夷以自重者,省寺符篆,固於幾閣,甚者礙旨詔,視一境如一室,刑殺其下,不啻僕畜。”
(2).符籙上所用的文字元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野婆》:“ 徭 人集眾刺殺之,至死以手護腰間不置,剖之得印方寸,瑩若蒼玉,字類符篆,不可識,非鑴非鏤,蓋自然之文。”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漱芳亭》:“他日 伯雨 往謁諸公,惟 虞先生 不言儒者事,只問道家典故,雖答之,或不能詳。末問:‘能作幾家符篆?’曰:‘不能。’”
(3).指符籙。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八·散粥施藥》:“ 嘉靖 二十年起,朝廷每歲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藥六千囊,粥則人給一杓,可三五口供也,藥則衣金者百丸,並符篆湯方各一紙。”《清史稿·世祖紀二》:“壬戌,罷 太和山 貢符篆、黃精。”
青春
(1) 青年時代
壯麗的青春
(2) 也用於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
青春幾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青春作伴好還鄉。——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公庭
(1).古代國君宗廟的廳堂或朝堂。《詩·邶風·簡兮》:“碩人俁俁,公庭萬舞。”《南史·褚裕之傳》:“ 向 ( 褚向 )風儀端麗,眉目如畫,每公庭就列,為眾所瞻望焉。” 清 曾國藩 《金陵楚水師昭忠祠記》:“甚者,如 九洑洲 之役,攻剿三四日,凋耗二千人。唱凱於公庭,飲泣於私舍。”
(2).朝廷,公室。《韓非子·揚權》:“為人君者,數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木枝扶疏,將塞公閭,私門將實,公庭將虛,主將壅圍。”
(3).公堂,法庭。 唐 王勃 《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懷道術於百齡,接風期於四海,依然梵宇欣象,教之將行莞爾公庭,惜牛刀之遂屈。”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二折:“盒子裡藏的是儲君,我肚皮里懷的是鬼胎。雖不見公庭上遭橫禍,赤緊的盒子裡隱飛災。” 明 阮大鋮 《燕子箋·謁洴》:“風聲泄漏到公庭,為避羅鉗造狄門。”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輕巧
(1) 輕便靈巧
外形輕巧
(2) 簡單容易
這活計不輕巧
(3) 操作輕鬆靈巧
輕巧的雙手
良媒
好媒人。《詩·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唐 秦韜玉 《貧女》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 清 李漁 《玉搔頭·得實》:“遘良媒,凶中遇福難迴避,倒做了錦上添花把好事催。”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帶的東西
從樓頂拿下衣箱、旅行袋,準備收拾行李
三篋
(1).猶三箱。《漢書·張安世傳》:“世書三篋,詔問莫能知,惟 安世 識之。” 宋 黃庭堅 《叔父給事輓詞》之七:“三篋飛書公對獄, 元豐 天子照奸回。”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張孟詞貢士》:“ 朱文正 師得 孟詞 死耗,寄家人書並詩云:‘……五車便炙輠,三篋富遺籯。’”
(2).佛教語。指聲聞藏、緣覺藏和菩薩藏。 唐太宗 《聖教序》:“一乘五律之道,馳驟於心田;八藏三篋之文,波濤於口海。”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七:“三篋……謂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也。”
壺餐
用壺盛的湯飯或其他熟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晉 文公 出亡, 箕鄭 挈壺餐而從,迷而失道,與公相失,飢而道泣,寢餓而不敢食。”《淮南子·齊俗訓》:“故 釐負覊 之壺餐,愈於 晉獻公 之垂棘; 趙宣孟 之束脯,賢於 智伯 之大鐘。” 清 唐甄 《潛書·柅政》:“今夫受人壺餐,必有以酬之;而況受人富貴,且以遺子孫乎!” 清 鈕琇 《觚賸·神僧》:“君常飯我,有薄物奉君,為壺餐之報。”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唐 王維 《渭城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 無故人。”《朱子語類》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將去溫來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詩:“ 魯國 一杯水,難容橫海鱗。”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詩:“老去一杯足,誰憐屢舞長。” 宋 楊萬里 《立春日有懷》詩之一:“白玉青絲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詩!”《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位奶奶那裡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