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陳謨的《送參政周公赴台中丞任》
全文:
省垣榕桂青復青,紫薇花發秋冥冥。
雲收瘴海懷霖雨,月滿烏台候法星。
五管山河歸節度,百蠻草木被威靈。
還朝先把賢書奏,榜下懸知有九齡。
參考注釋
還朝
返回朝廷。《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二十九年冬,還朝,上以御所乘蒼鷹船上迎之。” 元 吳澂 《賈侯修廟學頌》:“ 至大 二年,還朝拜戶部尚書。”《儒林外史》第一回:“入了 浙江 境,才打聽得 危素 已還朝了。”
書奏
指書簡、奏章等。《史記·儒林列傳》:“ 寬 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書奏,敏於文,口不能發明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書奏箴銘,生於《春秋》者也。” 王利器 集解:“《文心雕龍·書記》篇:‘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取象於《夬》,貴在明決而已。’又《奏啟》篇:‘奏者,進也,言敷於下,情進於上也。’” 唐 元稹 《劉君墓志銘》:“凡 烏 之戰陣、謀取、案牘、書奏之事,皆咨之。” 宋 曾鞏 《<類要>序》:“其在朝廷五十餘年,常以文學謀議為任,所為賦頌、銘碑、制詔、冊命、書奏、議論之文傳天下。”
懸知
料想;預知。 北周 庾信 《和趙王看伎》:“懸知曲不誤,無事畏 周郎 。”《太平廣記》卷七一引《玄門靈妙記》:“法之效驗,未敢懸知。” 宋 秦觀 《和東坡紅鞋帶》:“懸知百年事已定,卻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吳承恩 《移竹寺中得詩》之四:“懸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九齡
(1).九歲。 漢 揚雄 《法言·問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烏 乎?九齡而與我玄文。” 晉 陶潛 《責子》詩:“ 通 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謂 武王 曰:‘女何夢矣?’ 武王 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文王 曰:‘女以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終, 武王 九十三而終。” 鄭玄 註:“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後引申為長壽。 唐 殷寅 《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 宋 范成大 《別擬太上皇帝輓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掃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夢帝錫九齡,不賜 管 蔡 ,是也。”
陳謨名句,送參政周公赴台中丞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