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伯顏(子中)過梅嶺岡留題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伯顏(子中)的《過梅嶺岡留題》

全文:
馬首經從庾嶺回卷四十六作「嶺島歸」。
),王師到處悉平夷。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伯顏(子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擔頭

貨擔兩頭;一挑東西。 宋 梅堯臣 《和楊直講夾竹花圖》:“公侯三世多衰微,竊貿擔頭由婢僕。” 元 伯顏 《過梅嶺岡留題》詩:“擔頭不帶 江 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元 楊禹 《山居新話》:“ 石藏用 ,名 用之 ,高醫也,嘗言今人稟受怯薄……非倍用之,不能取效,故 藏用 喜用熱藥得謗,至有‘ 藏用 擔頭三斗火’。”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伯顏(子中)名句,過梅嶺岡留題名句

詩詞推薦

  • 九月十八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

    李适唐代〕雨霽霜氣肅,天高雲日明。繁林已墜葉,寒菊仍舒榮。懿此秋節時,更延追賞情。池台列廣宴,絲竹傳新聲。至樂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詩詞名句
  • 清平樂

    元好問金代〕溪頭來去。坐臥沿溪樹,管甚人間無著處。已被白雲留住。生平不置肝腸。只今物我都忘。說與山中魚鳥,相親相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詩詞名句
  • 梅花圖

    吳宣明代〕野韻寥寥起太清,漙天容易對誰鳴。餘尋萬古無痕月,聽奏冰弦一再行。
  • 青玉峽

    洪咨夔宋代〕水繞河南阿李家,滿空飛雪響雷車。流將采石磯頭去,坐看浮梁壓浪花。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詩詞名句
  •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

    蘇過宋代〕淡雲曉蔥蘢,野水清可揭。山明草木秀,使里見瑣細。人閒境愈靜,地暖春先逝。桃李已青枝,落花空覆砌。涼風
  • 溪居叟

    杜荀鶴唐代〕溪翁居靜處,溪鳥入門飛。早起釣魚去,夜深乘月歸。見君無事老,覺我有求非。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詩詞名句
  • 雜詩十首示宰獻·其三

    劉紹元代〕洛陽昔雲盛,豪貴聯華裾。甲第冠京邑,田園極膏腴。出則富車馬,入將倚金輿。台輿被錦繡,聲價凌三衢。一朝
  • 舉千叟宴於皇極殿禮成聯句用柏梁體

    乾隆清代〕歸政稱叟開耆筵,歡承膝下豫倍虔。恩復舊封篤宗賢,惇敘早列宿衛邊。乾清再飫今三焉,龍光最近潢源仙。堯尊
  • 白須

    蘇轍宋代〕中歲謬學道,白須何由生。故人指我笑,聞道未能行。我笑謝故人,唯唯亦否否。老聃古道師,白髮生而有。佛告
  • 和應之盛夏

    張耒宋代〕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
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一兩枝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