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原文

淡雲曉蔥蘢,野水清可揭。

山明草木秀,使里見瑣細。

人閒境愈靜,地暖春先逝。

桃李已青枝,落花空覆砌。

涼風稍可愛,習習來衣袂。

赤日雖未苦,炎炎逼裘毳。

道人疑有道,羽服襟裳弊。

晨齋爨無煙,含糗聊卒歲。

空階指蓽撥,破屋緣薜荔。

拄杖挑筍蕨,折柳樊蘭蕙。

居夷信何陋,即此可遁世。

敢師浴乎沂,不數山陰禊。

人生行樂耳,四海皆兄弟。

何必懷故鄉,吾駕隨所稅。

詩詞問答

問:《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霽韻

參考注釋

蔥蘢

亦作“蔥蘢”。1.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晉 郭璞 《江賦》:“涯灌芊萰,潛薈蔥蘢。” 唐 柳宗元 《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詩之一:“積雪表明秀,寒花助蔥蘢。” 金 史肅 《北潭》詩:“竹陰松影玉蔥蘢,十里平堤一徑通。”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銀雁》:“山故幽僻,樹木蔥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一:“山上有蔥蘢的林木,遍地有暢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個浩淼的 東湖 。”

(2).引申為繁密貌。 唐 溫庭筠 《漢皇迎春詞》:“獵獵東風展燄旗,畫神金甲蔥蘢網。”

(3).濃;濃厚。 沙汀 《闖關》十三:“他忽然看定 左嘉 ,臉上掠過一絲笑意,‘同志,’他的笑意顯得更蔥蘢了,‘強迫通過不一定會碰響呢。’” 沙汀 《困獸記》三:“‘怎么樣,我們的戲究竟好久演啦?’他興會蔥蘢的問。”

(4).旺盛。 郭沫若 《蒲劍集·莊子與魯迅》:“他的寓言多是由他那蔥蘢的想像力所構造出來的。”

(5).美好。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我﹞生活雖然受著限制,希望是非常蔥蘢的。”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這幻想是多么地蔥蘢。”

(6).猶朦朧。 唐 元稹 《會真詩》:“遙天初縹緲,低樹漸蔥蘢。” 宋 范成大 《浣溪沙》詞:“催下珠簾護綺叢,花枝紅裹燭枝紅,燭光花影夜蔥蘢。” 明 唐寅 《題自畫山水詩》之七:“亂山雜霧曉蔥蘢,遙見懸魚是梵宮。”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飲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韓愈 《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詩:“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鴉趁始飛。” 元 黃庚 《約王琴所不來舟中偶成》詩:“籬落鷄欲棲,野水牛已渡。”

(2).指非經人工開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雙鶴在洛下余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且將臨野水,莫閉在樊籠。”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內臣 張琪 果園中多荒穢,亦有野水。” 清 施閏章 《過湖北山家》詩:“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瑣細

繁多而細小

瑣細的家務

人閒

見“ 人間 ”。

先逝

(1).先行。《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王師首路,威風先逝。” 呂延濟 註:“逝,往也。”

(2).先逝世。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此驩之人,孰先殞越?何寤夫子,果乃先逝!”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涼風

清涼的風

涼風掠面

可愛

(1) 令人敬愛的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書·大禹謨》

(2) 令人喜愛的,討人喜歡的,深受熱愛的

可愛的孩子

習習

(1).頻頻飛動貌。《楚辭·九辯》:“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群靈之豐豐。” 朱熹 集註:“習習,飛動貌。” 晉 左思 《詠史》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鳥兮其羽習習。”

(2).微風和煦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毛 傳:“習習,和舒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六:“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這春光融融,和風習習,憑在欄桿上,留連痛飲。” 冰心 《寄小讀者》七:“涼風習習,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習習冠蓋。”《文選·左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 張銑 註:“習習,盛也。”

(4).清雅和諧貌。 漢 傅毅 《舞賦》:“或有矜容愛儀,洋洋習習。”《文選·嵇康<琴賦>》:“洋洋習習,聲烈遐布。” 李周翰 註:“洋洋習習,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癢等感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細辛出 華山 ,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 石 覺森寒如澆氷水,喉中習習作癢。”

(6).象聲詞。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溪流潺潺雨習習,燈影山光滿窗入。” 沉從文 《邊城》十一:“草叢裡綠色蚱蜢各處飛著,翅膀搏動空氣時,習習作聲。”

衣袂

(1).衣袖。《周禮·春官·司服》“齊服有玄端素端” 漢 鄭玄 註:“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劉過 《賀新郎》詞:“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你是為人須為徹,將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八:“一個穿著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東邊的葡萄架底下一閃,便又不見了。”

赤日

(1).紅日;烈日。 唐 杜甫 《晚晴》詩:“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 宋 王安石 《元豐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龜兆出。”《水滸傳》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2).比喻天子。 唐 杜甫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 仇兆鰲 註:“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

炎炎

(1)

(2) 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赤日炎炎

(3) 形容火勢旺盛

炎炎的烈火

(4) 形容威勢、氣焰很盛

況彼正是炎炎之際,何事不可為?——《于謙全傳》

道人

(1)

(2) 舊時對道士的尊稱

(3) 稱道教徒為道人

(4) 和尚的舊稱

有道

(1) 有德有才或通達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劉開《問說》

有道之士。——《呂氏春秋·察今》

羽服

仙人或道士的衣服。《黃庭內景經·隱影》:“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 梁丘子 註:“上清寶文仙人有五色羽衣。”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飡嘉食而卻老,振羽服於清都。” 唐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詩:“蕭蕭白髮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宣和遺事》前集:“神霄宮殿五雲間,羽服黃冠綴曉班。”

晨齋

僧尼朝食。 唐 法照 《送無著禪師歸新羅》詩:“夜宿依雲色,晨齋就水聲。” 五代 齊己 《題真州精舍詩》:“晨齋來海客,夜磬到漁家。”

無煙

見“ 無煙 ”。

亦作“ 無煙 ”。1.沒有煙火。 南朝 梁元帝 《詠螢火》:“著人疑不熱,集草訝無煙。”

(2).沒有炊煙。指未做飯。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緑。”一本作“ 無煙 ”。 宋 范成大 《暮春上塘道中》詩:“店舍無煙野水寒,競船人醉鼓闌珊。”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 楊貽德 ﹞閭巷僦居,不露行止,旅舍無煙,藜藿不給,未嘗隕穫。”

卒歲

(1) 度過一年

聊以卒歲

(2) 全年

卒歲之收,不過畝四石

蓽撥

植物名。多年生藤本植物。中醫用乾燥果穗入藥。《說郛》卷一百引 唐 鍾輅 《前定錄·張寶藏》:“ 太宗 苦於氣痢,眾醫不效…… 寳藏 嘗困是疾,即具疏以乳煎蓽撥方進,上服之立瘥。”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四:“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風入衣。” 宋 蘇軾 《紙帳》詩:“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宋史·隱逸傳下·劉愚》:“﹝ 徐氏 ﹞遂歸於 愚 ,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2).擊穿房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薜荔

(1).植物名。又稱木蓮。常綠藤本,蔓生,葉橢圓形,花極小,隱於花托內。果實富膠汁,可制涼粉,有解暑作用。《楚辭·離騷》:“擥禾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蘂。” 王逸 註:“薜荔,香草也,緣木而生蘂實也。” 唐 宋之問 《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詩:“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木蓮》。

(2).梵語Preta的譯音。或譯為“薜荔多”。義為餓鬼。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九:“薜荔,蒲細,來計反,此譯言餓鬼也。”《雲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餓鬼名也。”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筍蕨

竹筍與蕨菜。 宋 蘇軾 《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詩:“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既歸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筍蕨,供麥飯,欣然一飽。”

折柳

(1).折取柳枝。語出《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後多用為贈別或送別之詞。 唐 權德輿 《送陸太祝》詩:“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暗憐衣帶,不勝折柳之懷。”

(2).古樂曲名。《折楊柳》曲的省稱。多用以惜別懷遠。《文苑英華》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蓮》。”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袁郊 《甘澤謠·許雲封》:“《折柳》傳情,悲 玉關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輓詩》:“《陽關》《折柳》淒迷別,行卷題詩醉醒間。”參見“ 折楊柳 ”。

(3).《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傳:“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為藩,無益於禁矣。”後因以“折柳”代指籬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備。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大 楚 帶甲百萬,而有振槁之脆;強 秦 殽 函 襲嶮,而無折柳之固。”

蘭蕙

蘭和蕙。皆香草。多連用以喻賢者。《漢書·揚雄傳上》:“排玉戶而颺金鋪兮,發蘭蕙與穹窮。” 漢 趙壹 《疾邪》詩之二:“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唐 褚遂良 《安德山池宴集》詩:“良朋比蘭蕙,雕藻邁瓊琚。” 清 顧炎武 《送李生南歸寄戴笠王錫闡二高士》詩:“風吹蘭蕙色,一夜落 關中 。”

居夷

亦作“ 居彝 ”。本指居住在東方九夷之地。後泛指居住在少數民族地區。 明 徐愛 《<傳習錄上>前言》:“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因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清 錢謙益 《秋日雜詩》之十八:“世界自寥廓,吾師欲居彝。”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庶幾遺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漁 《奈何天·師捷》:“好一個山名。鳳為百鳥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遁世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

遁世絕俗

不數

數不清;無數。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 彭鐸 校正:“不數,即無數。”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人,其世之不數,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裡,鐵棍皮鞭,諸刑鹹備……打了個不數。”

不亞於。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詩詞推薦

  • 途次口占三首

    蘇泂宋代〕鼓棹泛瀰茫,驅車道莽蒼。功名中底用,奔走為誰忙。白浪高揚子,青山入建康。從來懷古意,秋至轉悲涼。
  • 擬古四首·其三

    江源明代〕明月何皎皎,秋風發微涼。愁思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念君久不歸,其雨怨朝陽。豈徒燕婉情,德音初不忘。寸心
  • 西直門外作·其一

    乾隆清代〕麥穗摐摐色染黃,未炊餈餅已聞香。雖然細雨無妨礙,此際心期在若暘。
  • 浣溪沙

    晏幾道宋代〕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遏雲聲里送雕觴。才聽便拼衣袖濕,欲歌先倚黛眉長。曲終敲損燕釵梁。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華亭百詠月榭

    許尚宋代〕檐角銜牆固,明疏護翠羅。公餘秉談塵,竟夕對金波。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寄石橋僧

    項斯唐代〕逢師入山日,道在石橋邊。別後何人見,秋來幾處禪。溪中雲隔寺,夜半雪添泉。生有天台約,知無卻出緣。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蘇才翁草書壁後

    黃庭堅宋代〕老公不得千年壽,何況高材傲世人。唯有草書三昧法,龍蛇夭矯鎖黃塵。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明感傷

    戴復古宋代〕一笠戴春雨,愁來不可遮。清明思上塚,昨夜夢還家。歸興隨流水,傷心對落花。晉原松下淚,沾灑楚天涯。
  • 題錢維城山水花卉冊·其二十三·西番蓮

    乾隆清代〕種得西番一線分,訝曾拈起悟聲聞。白華卻是心如鐵,不解其他祇淨芬。
  • 東湖拜朔非禮去職諸生以詩留行和其韻以謝之

    王義山宋代〕只有春風無世態,世間冷暖若為情。廢經彼自違先聖,議禮終難強兩生。不合拂衣吾竟去,誰雲出晝待留行。雲卿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載馳

    許穆夫人〔先秦〕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王生小景

    陳某宋代〕何處佳山水,依稀類輞川。春風摩詰畫,夜月剡溪船。雲樹鄉心外,鶯花客淚邊。不嫌茅屋小,應喜是歸年。
  • 題古玉斧佩

    乾隆清代〕玉寓潤溫斧寓剛,古人作佩意誠良。恊中並取韋弦戒,比德應知仁義方。成器久當越秦漢,命工時或在殷商。摩挲
  • 魏丞相輓詩三首

    王炎宋代〕冠劍青雲士,艱危孰奮身。向來持漢節,徑去犯邊塵。既用公為相,方知國有人。凜然生氣在,端合畫麒麟。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晴夢

    方岳宋代〕塵土侵人懶出門,小窗容我負晴暾。夢騎瘦馬尋詩去,曾到梅花深雪村。
  • 深塢寺

    陳天麟宋代〕古寺深深陰,籃輿得得來。三休登隴首,百轉入岩隈。喬木千章老,鳴泉萬古哀。無人同此趣,獨為少徘徊。
  • 春日

    張嵲宋代〕老去仍羇旅,逢春非我春。物華隨意別,感慨與時新。柳重將迎客,花然似笑人。十年憂國淚,依舊灑衣巾。
  • 還黃鏞詩卷

    劉克莊宋代〕曾伴靈芝湖上吟,當年一悟至如今。源流不亂知歸趣,篇什無多見苦心。貫虱功夫須切近,膾鯨力量要雄深。暮年
  • 讀素問十六首

    方回宋代〕三品別貴賤,四制寄奇偶。主病則用之,上藥或弗取。得士寒畯可,量才世胄否。豕苓雞壅言,吾亦聞莊叟。
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原文_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