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慧忠的《答智威偈(題擬)·其二》
全文:
虛無是實體,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須息,即汎般若船。
參考注釋
虛無
(1) 荒誕無稽
(2) 天空
高標連汗漫,向望接虛無。——柳宗元《省試觀慶雲圖》詩
實體
(1) 指不僅可觸知的而且是有形的
我們不能拿我們的思想和這種實體物質作比較
“思想”可以認為是一種活的、生長著的“結構”,雖然它並不具有實體的可觸知性
(2) 實際存在的物體
經濟實體
人我
(1).他人與我。《莊子·天下》:“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關尹子·二柱》:“渾人我,同天地。”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人知腦氣筋通五官百骸為一身,即當知電氣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也。”
(2).借指塵世。 元 鄧學可 《端正好·樂道》套曲:“人我場中枉馳驟,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語。即人我見。凡俗之人妄認自身常住不變,執著“有我”之見,佛家謂之“人我見”。《壇經》三五:“人我是 須彌 ,邪心是大海,煩惱是波浪……無人我, 須彌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
(4).佛教語。人相和我相併稱的略語。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人我將無同,是非空諸所。”詳“ 四相 ”。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慧忠名句,答智威偈(題擬)·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