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止書屋二首·其二原文
鑒欲分明知善惡,止當輕重有權衡。
執中格物無踰此,詎可徒然書卷橫。
詩詞問答
問:鑒止書屋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鑒止書屋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鑒止書屋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善惡
好壞;褒貶。《楚辭·離騷》:“世幽昧以眩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善惡書於史冊,毀譽流於千載。”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後之作者,在據事跡實録,則善惡自見。” 朱熹 註:“褒貶。” 宋 曾鞏 《史館申請》之三:“善惡可勸戒,是非後世當考者,書之,其細故常行,更不備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
輕重
(1) 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態;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權衡
評量;比較
權衡利弊
權衡輕重
中格
中途擱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宗藩·二郡王建白》:“三朝以來,諸建白者及策士者,往往談及此事,終齟齬中格。”《明史·熊廷弼傳》:“乞速遣將士,備芻糧,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緩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氣,毋旁撓以掣臣肘。”
合格。《宋史·選舉志三》:“不合格不得試程文,中格者依文士例試七書義一道。” 清 鄧顯鶴 《湖南靖州訓導毛府君墓志銘》:“三年大比,中格者隨解牒上之禮部,不中格者絀。”
詎可
豈可。《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訃詎可相尋來。” 清 戴名世 《吳江兩節婦傳》:“新婦所以不死者,將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節他適!”
徒然
(1) 僅僅如此
(2) 無緣無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們,徒然跑了半天
書卷
書籍,因古時書籍多為捲軸形,所以叫書卷
書卷不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