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徂徠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望徂徠作原文

徂徠松早似牛山,孟子名言絜矩間。

只有竹溪傳六逸,不妨傲士此高閒。

詩詞問答

問:望徂徠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望徂徠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望徂徠作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九

參考注釋

徂徠

亦作“ 徂來 ”。1.山名。又名 尤來 、 尤崍 、 尤徠 。在 山東省 泰安縣 東南。《詩·魯頌·閟宮》:“ 徂來 之松, 新甫 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後因以“徂徠”指生長棟樑之材的大山。 唐 劉禹錫 《崔公神道碑》:“善積家肥,子孫多材,如彼榱棟,必生 徂徠 。”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圖》詩:“有時求柱桷,不信舍 徂徠 。”

(2).往復。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詩三札二》:“這風便是所謂直覺、靈感,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漲著的情調,這活動著的印象便是徂徠著的想像。”

牛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 魏 曹植 《感節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晉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 何必獨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流。”參見“ 牛山嘆 ”。

孟子

(1). 春秋 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註:“ 子 , 宋 姓。” 孔穎達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長幼之別字也。孟、伯俱長也……婦人以字配姓,故稱 孟子 。”又諱言同姓通婚,亦稱與國君同姓的夫人為“孟子”。《左傳·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於 吳 ,故不書姓。” 杜預 註:“諱娶同姓,故謂之 孟子 ,若 宋 女。” 楊伯峻 註:“國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稱‘ 吳姬 ’或‘ 孟姬 ’,顯然違‘同姓不婚’之禮,故改稱‘ 吳孟子 ’。”

(2). 戰國 時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軻 ,字 子輿 。其言行被編為《孟子》一書。

名言

1.稱說;描述。 2.著名的言論或話語。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竹溪

竹林與溪水。指清幽的境地。 唐 周賀 《如空上人移居大雲寺》詩:“竹溪人請住,何日向中峰。”

竹谿:見“ 竹溪六逸 ”。

六逸

指 竹溪 六逸。《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 李白 ﹞更客 任城 ,與 孔巢父 、 韓準 、 裴政 、 張叔明 、 陶沔 居 徂來山 ,日沉飲,號‘ 竹溪 六逸’。” 金 酈權 《自鶴壁游善應洹山》詩:“同游成六逸,轟飲助高興。” 明 無名氏 《飛丸記·發跡鋤強》:“蒼虬籜浮,金莖鳳游,七賢六逸頻呼酒。” 丁以布 《題三子游草》詩:“還應樂府歌《三婦》,六逸高風未渺漫。”

不妨

(1)

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

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詩詞推薦

望徂徠作原文_望徂徠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