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陣雨(四月十八日)》
全文:
陣雨復霏晚,須臾雲散馳。
三朝連有霔,一寸總無滋。
那助禾苗長,將看麥穗萎。
躗言慰厭聽,慚愧自心知。
參考注釋
躗言
亦作“躛言”。虛妄不足信的話。《左傳·哀公二十四年》:“君卑政暴,往歲克敵,今又勝都,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躗言也。役將班矣!” 洪亮吉 詁引 服虔 曰:“躗,偽。不信言也。” 清 全祖望 《經史問答·三禮》:“今世 文昌 之祭何所始?蓋始於 元 之 袁清容 ……於是躗言四起,謂其為 梓潼 人,而又有十七世輪廻之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則執己律人,以他人有信仰為大怪,舉喪師辱國之罪,悉以歸之。造作躗言,必盡顛其隱依乃快。”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乾隆名句,陣雨(四月十八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