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錢維城花卉二十種·其四·玉蘭》
全文:
迎春樹樹綻芳蕤,蘭想清香玉想姿。
卻以詩人稱木筆,侵尋奪席笑辛夷。
參考注釋
人稱
(1) 稱呼、叫做。如:江湖人稱飛刀華
(2) 語法專用詞。第一人稱(我)屬於說話人,第二人稱(你)屬於聽話人,第三人稱(他)屬於說話人、聽話以外的人
木筆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宋 黃伯思 《東觀餘論·論飛白法》:“ 蔡邕 於 鴻都 下,見工人以堊帚成字,歸而為飛白之書,非便用堊帚,蓋用筆效之而已,今人便謂所用木筆為堊帚,謬矣。”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唐 白居易 《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宋 陸游 《幽居初夏》詩之一:“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元 戴表元 《林村寒食》詩:“出門楊柳碧依依,木筆花開客未歸。”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辛夷》:“﹝釋名﹞辛雉、候桃、房木、木筆、春映。”
(3).指此種植物的花。 楊朔 《鶴首》:“小院裡正開著紫色的木筆。”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奪席
《後漢書·儒林傳上·戴憑》:“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帝令羣臣能説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 憑 遂重坐五十餘席。故京師為之語曰:‘解經不窮 戴侍中 。’”後因謂成就超過他人為“奪席”。 清 朱彝尊 《題程侍郎江山臥遊圖》詩:“ 啟 禎 之際南北派,書有 董 米 畫 崔 陳 。 青溪先生 起奪席,二者並妙稱絶倫。”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漚寄生五古》:“抗顏聊為師,譚經屢奪席。” 柳亞子 《感事呈毛主席》詩:“奪席談經非 五鹿 ,無車彈鋏怨 馮驩 。”
辛夷
香木名,指木蘭
露申辛夷。——《楚辭·屈原·涉江》
乾隆名句,題錢維城花卉二十種·其四·玉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