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彭的《別何肅之》
全文:
吾黨何水曹,明窗飽書傳。
筆頭夢緗桃,秀句出黃絹。
胸中萬壑冰,璧月共凝遠。
未受沈范知,苦乏崔魏見。
效官三徑資,立節九秋乾。
隨牒修水濆,未減潘懷縣。
誰知舞文吏,抱牘進鳧雁。
煩苛困疲民,欲作摶沙散。
談笑罷追胥,老稚無遺患。
春風吹城隅,花柳俱紛衍。
胡為動歸艎,徑去不受挽。
病夫臥幽園,念離情莫遣。
營詩持送君,愁雲橫絕巘。
參考注釋
效官
(1).授官。《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宣王 有志,而後效官。” 杜預 註:“效,授也。”《晉書·阮籍嵇康等傳論》:“通其旁徑,必彫風俗;召以效官,居然屍素。”
(2).引申指做官。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書郎表》:“臣幼乏篆刻,長睽圖史,智罕效官,志闋從政。”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我本山中人,誤為時網牽,牽率使讀書,推挽令效官。”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立節
樹立節操。《淮南子·氾論訓》:“ 季襄 、 陳仲子 立節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亂世之食,遂餓而死。”《後漢書·朱穆傳》:“公卿共表 穆 立節忠清,虔恭機密,守死善道,宜蒙旌寵。” 唐 聶夷中 《胡無人行》:“男兒徇大義,立節不沽名。”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李彭名句,別何肅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