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送師厚》
全文:
毳冕登車後,薰琴易柱時。
遐方新視聽,赤子系安危。
羅網難投足,錐刀漸削肌。
激昂忠論發,絡繹奏封馳。
有意同休戚,無心計險夷。
海傾身亦禦,山轉力須支。
沸鼎憂魚爛,沈疴待藥治。
正邪雙辯起,義利兩塗知。
帝德終柔遠,天聰善聽卑。
丁寧詢使指,勞來及坤維。
大*法圖公共,憸言惡詭隨。
弊從經歲積,恩許一朝釐。
治體今殊昔,仁聲喜換悲。
方期講原本,何暇語毫釐。
虎噬猶吾怯,蠅營漫爾為。
陰功符監佑,直道擁祥禧。
行色青雲棧,英游白玉遲。
是非都一笑,歸旆卷晴曦。
參考注釋
帝德
天子的德性。《呂氏春秋·古樂》:“ 帝舜 乃令 質 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後漢書·宦者傳論》:“其後 弘恭 、 石顯 以佞險自進,卒有 蕭 周 之禍,損穢帝德焉。”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明武宗遺事》:“ 明武宗 皇帝,亦一代英主也,惟好嬉戲,有虧帝德。”
柔遠
安撫遠人或遠方邦國。《書·舜典》:“柔遠能邇。” 孔 傳:“柔,安;邇,近……言當安遠,乃能安近。”《漢書·段會宗傳》:“足下以柔遠之令德,復典都護之重職。” 顏師古 註:“柔遠,言能安遠人。” 唐 白居易 《新羅賀正使全良忠授官歸國制》:“朕以文明御時,以仁信柔遠。” 金 王若虛 《君事實辨》:“於卿篤始終之義,於朕盡柔遠之宜。” 清 李基和 《送隋羲文出塞》詩之二:“須知柔遠意,率土盡王臣。”
天聰
(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願捨此穢耳,得彼天聰。”
(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天聰,而垂神聽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名動天聰,被旨祝髮。”
善聽
(1).善於聽察。 漢 劉向 《說苑·權謀》:“若使 中山 之與 齊 也,聞五盡而更之則必不亡也。其患在不聞也,雖聞又不信也。然則人主之務在乎善聽而已矣。” 宋 秦觀 《李泌論》:“臣聞有善聽無良謀,有善謀無利勢。天下之勢,善謀之則無不利;天下之謀,善聽之則無不良。”
(2).指聽力好。 明 蔣鐄 《沆瀣子》:“雉善聽,狼善視。”
呂陶名句,送師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