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畢仲游的《自羅山入信陽再過金關道中作》
全文:
陰林寂無風,鬼火自明滅。
山泉怨何事,耳聲入嗚咽。
青泥濺馬腹,黃葉沾人發。
半夜渡前溪,昏昏水中月。
參考注釋
半夜
(1) 夜的中間;特指夜裡12點鐘
(2) 一夜之半
清風半夜鳴蟬。——宋· 辛棄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復甦。——《聊齋志異·促織》
前溪
(1).前面的溪流。《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憂思出門倚,逢郎前溪度。」 唐 劉長卿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詩:「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唐 郎士元 《贈強山人》詩:「或掉輕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前溪。」
(2).古代 吳 地村名。在今 浙江省 德清縣 。 南朝 隋 唐 時江南舞樂多出於此。 唐 無名氏 《大唐傳載》:「 湖州 德清縣 南 前溪村 ,前朝教樂舞之地,今尚有數百家,盡習樂。江南聲妓多自此出。所謂『舞出前溪』者也。」
(3).古樂府曲名。參見「 前溪曲 」。
昏昏
(1).昏暗貌;陰暗貌。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樂浪 之東,有背明之國……在 扶桑 之東,見日出於西方,其國昏昏常暗,宜種百穀。」 南朝 陳 陰鏗 《行經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 宋 洪邁 《夷堅乙志·雲溪王氏婦》:「步於沙莽中,天氣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貝瓊 《殳山隱居夏日》詩:「病客從教懶出村,兩山一月雨昏昏。」
(2).糊塗;愚昧。《老子》:「眾人昭昭,我獨昏昏。」《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蕭山庸閒叟 《秋女士贊》:「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危言為人所不樂聞,大抵願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詞》:「蠻弦 代 寫曲如語,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薛賀州》:「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緒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開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 葉聖陶 《城中·微波》:「他腦際有點昏昏,口裡非常渴燥。」
(4).視力昏花模糊。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兩目昏昏然,不甚見物。」
中月
(1).間隔一月。《儀禮·士虞禮》:「又朞而大祥曰薦,此祥事。中月而禫。」 鄭玄 註:「中,猶間也;禫,祭名也。與大祥間一月,自喪至此二十七月。」《北史·隋文帝紀》:「依《禮》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聖人之意,達人子之心。」
(2).當空的明月。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四:「雲陰滿地榭,中月懸高城。」
畢仲游名句,自羅山入信陽再過金關道中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