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秋蒐雜紀詩五首·其一》
全文:
歲長九月有青蕪,共道常年似此無。
霧斂馬頭山逼面,霜凝谷口樹粘須。
射熊何慮先升木,待兔焉勞更守株。
赳赳羽林群命中,詼談卻笑紀昌弧。
參考注釋
待兔
比喻墨守成規而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典出《韓非子·五蠹》 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唐 歐陽詹 《送王式東遊序》:“予懷待兔之固,猶伺北闕寢書之報; 公范 見變豹之理,將東遊諸侯之國。” 宋 范仲淹 《臨川羨魚賦》:“亦猶射雉之子,即亡矢以胡為?待兔之人,非設罝而奚可?”
守株
“ 守株待兔 ”的省稱。《孔叢子·連叢子上》:“然雅達博通,不世而出,流學守株,比肩皆是,眾口非非,正將焉立。”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每見凡俗守株之儒,營營所習,不博達理。” 唐 羅隱 《自貽》詩:“衰老應難更進趨,藥畦經卷自朝晡;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明 沉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憐恁涼涼無與處,窮途依稀守株;空囊何計充薪水,令人不覺攢眉。”
乾隆名句,秋蒐雜紀詩五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