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游淨寺遍參五百應真像》
全文:
龍巖開淨域,鷲嶺凝香霧。
層級凌虛空,危磴郁盤互。
象設諸天迥,鐸響萬靈附。
奇怪意每殊,變幻理非塑。
向背繞慈航,深淺超梵度。
龍蛇爭翕熠,神鬼秘藏護。
忍草出芝田,曇花開玉樹。
五百與真如,三千了禪悟。
曠覽結朋儔,恣意同騁步。
回軒局微躬,巡檐眩反顧。
暫因愜所適,早已捐俗慮。
不作解纓想,寧知舍筏喻。
願言學無生,永證菩提路。
參考注釋
願言
思念殷切貌。《詩·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鄭玄 箋:“願,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晉 謝混 《游西池詩》:“逍遙越城肆,願言屢經過。” 宋 華岳 《早春即事》詩:“願言相約花前醉,莫放春容過海棠。” 清 顧炎武 《江上》詩:“願言隨飛龍,一上 單于臺 。”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無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鹹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雲外,觀世得無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無生。” 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菩提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王弘誨名句,游淨寺遍參五百應真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