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放鶴亭作歌》
全文:
昔日放鶴適其性,亦省鶴糧兩得宜。
鶴飛去亦有時返,或常攜子相追隨。
久之遠颺不復至,背德何必怪物欺。
園丁苦於糧無剩,新鶴仍剪翎為羈。
獻勤供攬且竊饋,一利一弊聊聽之。
茲放鶴亭成虛語,燭照詎必俾無遺。
參考注釋
虛語
(1).假話;空話。《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漢 鄒陽 《獄中上樑王書》:“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 明 劉基 《發普濟過明覺寺至深居記》:“人言天下名山水,多為浮屠所占,豈虛語哉?”
(2).不用典故的語句。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
燭照
照耀;照亮
陽光燭照萬物
無遺
一點不遺留
屠戮無遺
乾隆名句,放鶴亭作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