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過的《送在庭侄頷漕歸蜀》
全文:
伯祖昔為郎,出乘使者轓。
德星照東蜀,遺愛及後昆。
登車問民瘼,手拊創痍痕。
遂使吾蜀人,不知獄吏尊。
迢迢六十年,乃復見曾孫。
曾孫早讀書,待詔金馬門。
一選文昌省,駸駸西掖垣。
凜然七尺軀,雲夢不足吞。
乃居嚴徐間,鍤齒吐吻唇。
青雲豈不願,侷促畏短轅。
收拾五車書,歸掃西山墳。
平生有家學,舍魚取熊蹯。
況茲甘棠俗,尚懷挾纊恩。
上以慰慈母,一笑請平反。
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
更酌老翁水,我為歃此言。
參考注釋
民瘼
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謡。”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雲,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創痍
亦作“ 創夷 ”。1.創傷。《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 高帝 蒙霜露,沬風雨,赴矢石,野戰攻城,身被創痍,以為子孫成萬世之業,艱難危苦甚矣。”《三國志·吳志·程普傳》:“攻城野戰,身被創夷。”
(2).指受傷之人。《後漢書·袁譚傳》:“放兵鈔突,屠城殺吏,冤魂痛於幽冥,創痍被於草棘。”
(3).指戰禍造成的破壞。《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於今創痍未瘳, 噲 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新唐書·馮盎傳》:“天下初定,創夷未復,大兵之餘,疫癘方作。” 王闓運 《胡公祠碑》:“創夷在側,兵革不息。”
蘇過名句,送在庭侄頷漕歸蜀名句